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黄沙河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实施“党员先锋模范工程”为抓手,推行“1234”工作法,组建以党员为核心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在推动各项中心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流动党旗“别样红”
按照“党员自愿、服务公益,面向群众、讲求实效”的原则,以麻川村白茅自然村为试点,以党员为核心,整合村“两委”干部、驻村队员、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等基层力量,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坚持领导班子带头、机关干部示范、群众自愿参与,制作统一旗帜,身着统一“红马甲”, 创建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红马甲”志愿服务者自身特长,围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清洁家园、扫黑除恶、平安建设和精神文明等重点工作提供无偿服务。截至目前,全镇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22支,吸纳志愿者900余人,其中党员660余人,覆盖全镇22个党支部。
列出两张服务清单,供需对接“无缝式”
一是列出需求清单。聚焦群众最急需、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围绕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环境整治、法律援助、民生保障等方面内容,通过网格化入户走访、调查问卷、座谈了解等方式,全面摸清群众需求,量身定制需求清单。自“红马甲”志愿服务开展以来,共制定需求清单200余份,征集群众“微心愿”170余条。二是列出服务清单。结合需求清单,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情况,梳理可提供资源,列出每次有活动、有主题的服务项目,建立服务清单,将群众需求清单和“红马甲”服务清单内容进行无缝式衔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确保服务项目多样化、服务内容精准化、服务效果明显化。截至目前,共列出“红马甲”服务清单89份,包括服务项目360余条。
推行三种服务模式,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是开展订单式服务。根据群众需求,列出服务清单,通过党支部派单、“红马甲”接单的形式,主动联系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回应民意和期待,实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隔天、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二是开展包保式服务。建立班子成员联系点包保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2个党支部,统筹调配党员干部力量下沉,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注入“源头活水”。认真落实包保责任、履职考核等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三是开展跟踪式服务。落实“一月一督查”工作制度,围绕服务清单每月进行督导检查,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等方式,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将检查结果以工作通报的形式下发到各村(社区)党支部,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提升。实行“挂牌销号”管理,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确保各项服务工作落实落地。
发挥四大服务作用,奏响发展“新乐章”
一是“红马甲”+项目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成立“红马甲”项目突击队,把党旗插在项目一线,完成征地120余亩,拆迁10余处,处理山林纠纷90余起,促进大碧头旅游开发、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公安边防检查站等项目顺利推进,为乡村振兴贡献“红色力量”。二是“红马甲”+社会治理,勾勒和谐幸福“同心圆”。成立“红马甲”治理突击队,结合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骨干、群众自愿参与的服务共同体,进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特别是对上访户、特困户、移民搬迁户、困难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离退休老干部、产业致富能手等进行重点走访,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红马甲”+脱贫攻坚,跑出增收致富“加速度”。 成立“红马甲”扶贫突击队,联合多部门开设远教大讲堂,开办技术培训班,把农作物管理、牲畜防疫等实用技术以及家政、烹饪等外出务工技能送到群众心坎上,让技术成为脱贫的利器。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肉牛、黑斑蛙、果子狸、竹鼠等特色养殖产业,扩大种植水稻、柑桔、蔬菜、油茶等产业规模。主动对接采购商,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带动群众发展致富。截止目前,共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1000余亩,新种油茶500余亩,新种柑桔、奈李300余亩,其它水果200余亩。四是“红马甲”+抗疫抢险,筑牢群众生命防控线。成立“红马甲”应急突击队,在2019年“6.9”洪灾中, “红马甲”与广大党员、村干部一起,始终奋战在巡堤、抢险、救援、排涝、安置群众等抗洪第一线,为打赢抗洪抢险战做出突出贡献。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红马甲”白天走村串户宣教,晚上坚守卡点值班,带动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农村党员踊跃参与疫情防控,捐款2万余元,捐赠口罩1500余只,成立临时党支部2个,为人民群众筑起了坚不可摧的生命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