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7岁进入村委会,我在新立村一干就是30年。泥腿子出身,从小穿草鞋翻山越岭,我懂农村也爱农村。如今咱村里的路,越修越通达,村民的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不变的,是我为大伙办事的初心。
曾经,地处革命老区的新立村为石漠化环境所困,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我和村干部们商量,抓住扶贫生态移民政策机遇,配合多方努力,最终在新立村河谷丘陵地带调出一块70亩的集体土地,安置从大石山区搬迁来的群众,全村148户560多人实现易地搬迁安置。
随后,村里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引进龙头公司流转土地,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大规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目前,新立村已建成百万羽林下养殖集中区,打造了3000亩高效农业标准园,种植芒果2200亩、香蕉2300亩、秋冬菜1100亩、火龙果500亩,有效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有了产业带动,易地搬迁的群众可以就近务工。2020年全村甩掉了贫困帽子,21个自然屯均通上水泥硬化路,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公共服务中心、篮球场、绿化广场等公共设施相继建成。
近几年,通过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联合专业人士做好整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村旅游接待中心投入使用,环山赛道达40余公里,“醉美乡村”农庄、“碧水田园”等休闲农业项目不断拓展,一到假日游客不断。
硬件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拖后腿。我们在村里每年评选出“文明家庭户”“最美乡贤”“最美先贤”“好媳妇”“好公婆”“好学子”各10人。实行“村事民议”制度,由群众选出新农村建设管委会成员,自行开会讨论决定本村本屯的事情。去年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党组织先后获得了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称号。
面对荣誉,作为村书记的我,一直保持清醒。我性子直,底子薄、文化水平不高;人大代表的身份、全国劳模的荣誉……都是因为组织的信任、百姓的支持才拥有的。
我必须不断“充电”,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家。我时刻提醒自己,利用一切机会,向先进地区学习,唯有不忘初心加油干,才能带领全村百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