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余留芬: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大山深处
2019-09-27 10:3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 余留芬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余留芬,全国278位“最美奋斗者”之一。9月25日在京举行的表彰大会上,她作为唯一的一名基层干部代表登台发言。余留芬从2001年挑起贫困山村——岩博村的“当家人”这副重担后,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矢志奋斗,将曾经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穷旮旯”变成人均收入2.26万元的“富裕村”,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大山深处。7月15日,她在贵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报告会上,介绍了自己的奋斗历程。本报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图为余留芬在“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上发言(央视截图)

 

 

  1988年,我嫁到岩博村,村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而我就是一个义无反顾嫁入岩博村的女人。那时我家也是一贫如洗,日子过得很艰难。为了让生活过得好一点,我先是买了一部相机,每天满村子转,为乡亲们照相,有了一定积蓄后,就开始开小餐馆、小超市,一路打拼,成为了岩博村首批脱贫致富的人家。虽然我自己先富了起来,但经历过大山里的贫苦,每当我看到周围仍然在贫困线上苦苦煎熬、挣扎谋生的乡亲们,就很不是滋味,心里想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带乡亲们富起来,让大家换一种活法。

 

图为余留芬带领乡亲们开辟致富路

 

  “说干就干,干就要干出个名堂来”


  在我创业的时候,村党支部就开始关注我、培养我,让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进入了村班子。2001年,老支书患了肺癌,上级党组织看我年轻又有闯劲,任命我为村支书。当时村民们议论很多,一些人认为一个女人能干成什么?

  虽然我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但看着交到自己手上的村里的“家底”,还是大吃一惊:村集体账面上不但分文没有,还欠着几万元外债;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

  穷则思变。上任第7天,我提出了修路的想法,村里一片哗然。“村里没有一分钱,咋修路?”

  “就是用双手刨,也要刨出一条通村路。”我带头将自己的土地置换给修路占地的村民,并垫出自己4万元积蓄买钢钎、大锤。

  白天,我和村民们一起上工地,搬石块、掌钢钎、抡大锤;晚上,挨家挨户鼓劲加油。历经3个多月苦干,一条宽4.5米、长3公里的进村路通了。

  记得修路期间,我一不小心摔下路边陡坡,腰椎粉碎性骨折,差一点落下终身瘫痪。术后,我躺在医院病床上,村民们带着自己舍不得吃的土鸡蛋来看我,让我感受到了乡亲们内心最诚挚的温情,坚定了我为一方百姓造福的决心。

  记得老支书走之前跟我讲过,他最遗憾的事就是当时村里穷,把集体的林场卖掉了,希望我把林场再买回来。多年种地的经历告诉我,仅靠种地是富不起来的,林场非买回来不可。

  2002年,占地1480亩的岩博林场由于管理不善,承包人急于转手,我就想赎回这片原本属于岩博村集体的林场,可是转让费却高达23万元,这让村干部们望而却步。好不容易,东拼西凑借到了5万元,可离23万还差很多。没办法,我拿出全部家当抵押贷款,真正和自己“赌”了一把。这次我“赌”赢了,通过林木间伐,一年就还清了贷款,还赢利了8万元,为村里的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

 

 

  “办村企,走产业强村的路子”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第一桶金”以后,村两委形成共识: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走产业强村富民的路子。我们用林权证向当地信用社办理抵押贷款20万元,向周边企业老板引进资金300万元,先后办起了矸石砖厂和火腿加工厂,令人欣喜的是生意都很火,投入的本钱很快就赚回来了。尝到“甜头”的我又将目光盯在了彝族传统酿酒工艺上,想借“酒”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经过多方努力,我们成功与万峰酒业“联姻”,借助万峰生产许可和市场渠道,将村里12家酒作坊整合,投资200万元,建起了村办小锅酒厂,做起了“酒”生意。

  凭着不认穷、不认命的韧劲,岩博村级经济迎来了一个丰收季。我们又“趁热打铁”,着手发展野猪、绿壳蛋鸡、孔雀等养殖产业。通过引进技术、改良品种,产品供不应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人才匮乏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岩博产业要提速发展,就一定要集聚一批优秀人才。为此,我们发起“十万高薪引进人才”和“五年培育本土人才”两个计划,以“外引内培”的战略,不断壮大岩博的人才队伍。比如,为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我们从西安引进过一位“鸡博士”,他采取“师带徒”的方式,帮我们村培养了30多名本土人才。在外打工的大学生肖玉龙回村过年,我多次去他家中“拜访请贤”,我们的真诚让这个“80后”年轻人毅然放弃了干得很好的事业,心甘情愿地在村里干起了当时月报酬只有600元的村文书。

  通过努力,我们先后引进2名博士、50名毕业大学生、15名返乡创业人才加入岩博产业发展队伍,培养了30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和“技术骨干”。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