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如同进“家门”,一言一行总关情
2019-11-12 16:1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乡村干部报年度策划“跟班采访乡村干部”活动一直在路上,这次我们把镜头对准了天津市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秋静。

  杨秋静是天津市第一批招录的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她到小杜庄村任职不过半年,就很快融入村庄、走进村民心里,亲得像一家人。她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干,用真情付出赢得村民赞誉。

  

  图为小杜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19年11月9日 星期六 晴

 

  动车到达天津站后,记者驱车80公里来到天津市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

  这个村是有名的先进村,原老书记杨树员是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底因病去世后,村子一下子像丢了魂一样,没了主心骨。2019年5月,31岁的河北姑娘杨秋静被派到这个村。

  在见到杨秋静之前,一位组工干部半开玩笑地说,她天天在外面忙个不停,你到村部去找那个皮肤黑黝黝的姑娘就是。

  

  图为杨秋静(右)在采购布料

  “一口清”的村支书

  杨秋静是天津市委组织部首批招录的1019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之一。2018年8月她通过考试成为宝坻区方家庄镇张会庄村的专职党务工作者,9个月后,被调至现在的小杜庄村担任副书记,现在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杨秋静此前曾在河北当过大学生村官,后考上了天津宝坻区消防支队的宣传文员,并在宝坻安了家。这次,她选择“返回”农村,家里很支持,她也想给自己一点压力,在农村打拼一番。杨秋静老家黄骅市离宝坻区100多公里,语言上差别不是太大,她嫁作宝坻媳妇后更熟悉了当地方言。如有天助,杨秋静的姓氏“杨”,恰好就是小杜庄村里的大姓,进了村,村民直呼其名“秋静”,很快熟络起来。

  杨秋静能吃苦爱创新,很快在同一批招录者中脱颖而出。在今年1月份全市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上,面对天津市委领导的当场提问,她毫不胆怯,尽管才来了4个月,她一口气报出了7户村民的详细家庭情况,数百人的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对于她和一批优秀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带给村庄的新变化,市委领导十分欣慰:这支队伍有希望!

  

  图为邻村的党员干部来小杜庄学习老书记杨树员的先进事迹

  村民的贴心闺女

  9日早上7:30,记者坐上杨秋静的车,跟随她一起到村上班。

  “今天是周六,咱可以晚一点。”杨秋静笑着说。记者知道,这是为了照顾我们。平常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她7点半就到村里了。“只有到了村里我才心安,因为电话多在家我会焦虑,再说我是书记,应该比别人早到。”

  从城区到小杜庄,开车约需35分钟。为了不耽误工作,杨秋静学了开车,刚半年驾龄的杨秋静逗趣地问我们:“老师,您买保险了吗?我可是‘二把刀’(新手)。” 车里“哈哈”一阵笑。

  一个月的油耗六七百块钱,按她的收入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好,家里还有一口挣钱的。”杨秋静总是不失幽默,她还经常垫钱给村里购买日常用品。

  车子碾过一地落金来到村里,秋静像往常一样摇下车窗,一股寒气立刻灌入车内,记者看了一下手机,室外才4度。“不论刮风下雨,进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车窗摇下来,跟大家打打招呼。”秋静说,这是她的一个极为有效的工作方法。

  “闺女,今天周六,你还是不休息啊!”75岁的刘文华大娘透过车窗寒暄,“也是,你哪个周末休息过!”大娘自问自答。

  秋静停下车,把身体探出来:“姨,周日的趣味运动会,您一定要来啊!”

  “张叔,这树根要护起来,不然泥弄得到处都是,影响美观。”车子慢慢向前,杨秋静一路不停打招呼,看见村民张树起在干活,又多叮嘱了几句。

  整天在村里东家跑西家串,杨秋静原本白净的皮肤晒成了“小麦色”。到村一个多月她就将全村135户人家跑了个遍,孩子见了她都爱叫一声“姑”,她遇到村民也是一口一个“伯、婶、姨”叫得亲,才不过半年,村民们已将这个跟自家闺女儿子差不多大,但是却比自家孩子靠得近、有事一喊就到的村支书当成了自家闺女。

  

  图为村两委班子开会讨论厕所改造事宜

  周六也是电话接不停

  刚到村党群服务中心,电话就来了。第一个是天津日报记者打来的,杨秋静一边回答提问,一边收拾着桌面;刚挂了这个,副镇长的电话来了,询问“厕所革命”要改造的户数摸底情况;一位村民打电话询问路灯不亮的事情,杨秋静立刻打给会计安排检修……放下电话,杨秋静立刻开了个短会,跟村支委聊了运动会奖品采购的事。杨秋静说,通讯套餐里600分钟通话她一般十来天就用完了,一天最多接过110多个电话。

  “这是我和杨超昨天晚上到超市采购的部分奖品。”杨超是村委会委员,杨秋静话音刚落,村支委苗青和杨成行已走到车边,三下五除二卸下了车上的卷纸、面盆、水彩笔等一堆日用品。

  头天晚上,送完记者回住处已经快7点了,不用想,杨秋静到了家肯定匆匆扒了几口饭,就赶往超市,因为区里的超市晚上9点就要关门了。

  上午9点多,杨秋静又开车到镇上选布料,颜色、材质、价格一一考量,她要用布料给村里的公共石凳做个垫子。“天冷了,老人家坐石凳冷,有了垫子他们暖和些。”杨秋静说。

  回到村部,秋静又和两委班子开了次短会,再次部署厕所改造的事。需要改造多少户,派谁去入户拍照,改造的标准是什么,改造的进度如何安排……一样样过堂。

  会才开完,小杜庄又迎来了不速之客——邻近几个村的20多人组团到此学习杨树员老书记的先进事迹。秋静说,昨天来参观学习的有100多人,现在村里的接待任务也不轻,最怕不提前沟通就来的。

  

  图为老人们在村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吃午饭

 

  时间到了11点5分,村里老人开饭的时间到了。杨秋静又走到村部的西厢房——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看看老人们吃得如何,当天的菜是:萝卜烧肉、油焖茄子、西红柿蛋汤。大爷大娘们一边吃着一边开心地和“闺女”打招呼。

  老人们吃完饭,繁忙细碎的一上午就算结束了,秋静说咱也可以稍稍喘口气,该吃午饭了。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