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苦瘠甲天下。长期以来,西海固地区的发展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70年,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进程。
1972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宁夏固原地区工作座谈会,重点研究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农业发展等重大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在西海固持续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通过“三西”农业建设、“八七”扶贫攻坚、新世纪扶贫开发和集中连片精准扶贫等历程,西海固的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海固地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施精准扶贫,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昔日贫穷落后的西海固换了新颜。
“红军粉”让村民走上致富增收路
西吉县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这里生态脆弱、气候灾害频发,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这里集中了西海固最难的扶贫问题、最艰巨的脱贫任务。
在西吉农村,流传着一个关于“红军粉”的故事。1935年,红二十五军翻越六盘山进入西吉县,红军手把手教会当地农民做粉条。粉条的出现,解决了马铃薯不易保存的问题,为当地老百姓打开了生路。
如今,在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49岁的回族农民拜世明有一手做粉条的好手艺,是远近闻名的“粉条大王”。“从我太爷爷就开始做粉条,一直传到我这一辈,从没断过。”拜世明一家四代传承发扬“红军粉”的工艺,把粉条产业越做越大。
上世纪80年代起,拜世明用驴拉石磨将马铃薯粉碎,将流出的汁儿收集、沉淀,提纯出马铃薯淀粉,再通过特定手工工艺加工,这样制作出的粉条很筋道。
“从年产几十吨到上百吨,产量一天天扩大,口碑一年年积累。”经过几十年发展,拜世明的“红军粉”产量和销量不断增长,不仅销往甘肃、新疆等周边省份,还打开了北上广市场。
2015年,拜世明再次扩建厂房。如今,他的厂子每年生产粉条600万吨以上。在拜世明的带动下,粉条产业在王河村遍地开花,该村超过七成村民从事粉条加工,实现就近务工就业。80多年前红军留下的工艺,成了回汉群众致富的好门路。
西吉县吉强镇套子湾村也走出一条增收致富路。
套子湾村有358户农民、7000多亩耕地,还有两座小型水库,农业生产基础良好。2016年以来,村里引来一家农牧业科技企业,村里将土地流转给该企业发展有机农业、养驴、养牛等产业,村集体申请到的政府产业升级发展资金也注入该企业,村集体和农户每年都能享受到企业经营所得分红。
今年,套子湾村47岁的姬小红将20亩地全部流转出去,一年收入2000元。她在大棚上班,每个月有2400元收入,再加上村集体年底的分红,一年下来,比她自己种地能多收入两三万元。
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企业托管贫困户的牲畜,套子湾村每年给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30元,实现整体脱贫。“依托较好的农业生产基础,探索新机制新办法,摸索一条以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村集体与农户共同发展的新路。”吉强镇驻套子湾村干部何吉明说。
海原刺绣“绣”出美好生活
西海固地区生态脆弱、资源短缺,工业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充分发掘乡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为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拓展了新路。
固原市泾源县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坐落在泾源县老龙潭景区核心区的冶家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村民多年来一直守着美景过苦日子。
“这里山多地少,农业发展不起来,且自然灾害多,收成没有保障。”在回族农民赵万升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全村70多户人大都吃不饱。“村里随意堆放着垃圾和牛羊的粪便,一到下雨天,人人都是一身泥。”赵万升回忆说。
进入21世纪后,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村民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依托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老龙潭自然景区,我们尝试着搞‘农家乐’,这一试就试出了希望。”2005年,赵万升第一批开农家乐,第一年挣了两万元,此后逐年增加,如今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
借助六盘山森林公园等景区的优势,冶家村抓住“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机遇,着手进行美丽村庄建设、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项目,实施了农家乐提升工程,村级硬件设施有力提升,村貌明显改观。
最新统计显示,冶家村全村共建设农家乐135户,从业人数320人。2018年,冶家村农家乐共接待游客近16万人次,户均收入5.5万元,经营户中收入最高的达70.5万元。农家乐为该村脱贫攻坚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固原将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全力打造,截至目前,全市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达200余家,建成六盘山智慧民宿100户,辐射带动4万多名农民脱贫致富。
位于西海固腹地的海原县自古以来就有刺绣传统,心灵手巧的妇女能把花鸟和自然美景都绣在各色花布上。海原女子卢惠琴初中毕业学裁缝,在家乡给人做衣服挣钱,她发现,带有刺绣装饰的衣服深受当地百姓欢迎。于是卢惠琴从2009年开始经营刺绣产品。
“订单不断,有时供不上货。”海原刺绣工艺精湛,针法细腻,做起来很费时间。卢惠琴开始组建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培训刺绣工,加入刺绣产业的劳动力越来越多。
为进一步发挥刺绣的惠民生、促就业的积极作用,当地政府及时出台政策支持鼓励刺绣产业发展。当地建成刺绣创业一条街,店面前3年的房租和取暖费由政府补贴,劳动就业部门筹措资金,对各个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师进行集中培训和考评。
海原刺绣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它不仅在当地热销,还吸引了附近地区的客户。此外,中阿博览会、全国农博会上都有了海原刺绣的展台。目前,海原全县有刺绣剪纸公司和合作社12家,专业村24个,从业人员近5000人,年产值2000多万元,有6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创业增收。
告别“山里山外两重天”
要想富先修路。在西海固山区,道路交通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固原市推进交通扶贫,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乡镇通客车率100%,村通客车率96%,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固原的公路密度高于宁夏的平均水平。
在六盘山脚下的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多少年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面貌没有改观。近年来,前庄村修通了通往隆德县、固原市的乡村公路,有了这条公路,前庄村打通了连接银川、兰州、西安等周边大城市的国道、高速路。
交通先行,产业进村。这两年,前庄村新修了一个由当地政府和福建某企业联合建设的扶贫车间。当地妇女在扶贫车间组装人造花,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元。去年,36岁的周彩霞一到农闲时,就到扶贫车间组装人造花。在这里,和周彩霞一起工作的多则六七十人,少则二三十人。“这种模式很灵活,不用固定上下班,只要有时间就过来,根据做的工作量发工资,农民务农顾家两不误。”隆德县扶贫办副主任张睿智说。
在固原市彭阳县城阳乡杨坪村,随着三级公路全面建成,村里打通了通往外界的交通。与此同时,面向附近旅游景区的扶贫车间在村里废弃的小学建成,当地将以往卖不出钱的山核桃、老树根在扶贫车间加工成旅游纪念品。40岁的杨坪村农妇杨晓琴每天天一亮就赶到扶贫车间,和大伙儿一起做山核桃枕头。“娃娃都去外地上大学了,正好给自己找个活儿,挣点零花钱。”杨晓琴说。
随着扶贫攻坚不断推进,彭阳山区乡村公路通到了自然村,彻底改变了“山里山外两重天”的状况,实现了“山里山外一路牵”。“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如今,山区农村的扶贫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带动了乡村农特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发展,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扩展。”彭阳县副县长何少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