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总书记曾经考察过的贫困村:大湾村变了 因何而变?
2019-05-24 10:3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静文 通讯员 苑苗苗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大湾村农户投身旅游设施建设。

  

  大湾村鸟瞰美景。

  

  大湾村农户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贫困村。5月初,记者来到这里,记录大湾村党总支牢记总书记嘱托,带领群众持续奋斗的脱贫故事。

  大湾村是金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经过几年拼搏,贫困户现在只剩32户、44人。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表示,大湾村一定兑现承诺,2020年和全国一道奔小康。

  下面三组镜头,定格了大湾村的脱贫密码。

  帮助农户“挪穷窝”

  徽派小楼,白墙绿院,客厅有空调,厨房自来水清澈,卧室还铺了木地板——这是大湾村村民陈泽申的新家。他告诉记者,从旧房搬到新居,宅基地腾退、扶贫搬迁补贴18万多元,而新房成本只有12万元,还有近6万元结余。

  记者了解到,就是这样的好事,也有一些村民起初并不买账。2016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时,不少人不想搬。“老房住习惯了,不觉得破,新房子连养猪养鸡、放农具的地方都没有。”甚至有人心存怀疑:“不贴钱就能住新房,哪有这等好事?”

  村民的老房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瓦房,不少已经是危房。“如果连住房安全都解决不了,‘两不愁三保障’就是空话。”陈泽申是第一书记余静的扶贫“包保对象”,陈泽申的儿子不幸早逝,老伴也去世了,他一个人拉扯孙子上到大学,非常不容易。那些日子,余静成了陈泽申家的常客,三天两头上门算建房账,却常常碰壁。

  看着余书记来了一次又一次,又看到村两委和工作队为安置点建设没日没夜地付出,陈泽申的心被焐热了。2017年5月,陈泽申告别老屋、迁入新居。

  “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楼房,做梦也没想到。”目前,大湾村建成4处集中安置点,已有129户村民入住。

  住房的问题解决了。过去家家都有的猪圈、旱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笔直的村道和花香袭人的庭院。不过,村民也没丢下过去的生活方式,养个羊、放个牛,都可以,但不再是一家一户,而是加入到村里的特色养殖项目中,集中养殖。

  【第一书记感言】

  我是2015年从金寨县中医院信息科岗位上来到大湾村任第一书记的。那时候,村里有242户贫困户,有的农户房子破旧不堪,卧室和猪圈连在一起。村党总支这几年把解决住房安全当作头等大事,通过宅改、危改、易地搬迁,帮助农户“挪穷窝”。如今大湾旧貌换新颜,老百姓的脸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幸福感。

  开门迎客“土生金”

  房子有新有旧,村子“乡愁”更深。

  5月1日一大早,村民刘辉洪的丈夫到家门口的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工地干活,刘辉洪则去村集体所有的大湾民宿为客人做早饭,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

  今年五一假期,来大湾村旅游的客人一批又一批,4天来了3万人左右,民宿房价从258元调整到298元。随着村里旅游业的发展,刘辉洪夫妻不再外出打工了, “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真好。”

  放眼望去,在山谷与河流之间的空地上,一边是修旧如旧、整体保留的百年老民居,一边是一栋栋设计感很强的新房子,赏心悦目。“建造新房时,村两委就为村民考虑好了将来的用处。”村民汪达贵从上海的工厂回村创业,正忙着装修两个儿子的新房,打算办民宿、卖特产。

  客流带来生意兴隆。陈泽申支起小摊卖笋干、茶叶等农产品,短短几天五一假期就卖了数千元。他偶尔还客串给旅游团讲解,讲讲村里的故事,说到2016年总书记在他家小院座谈时的情景特别自豪。

  陈泽申过去爱喝一杯,现在酒也不多喝了,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游客来了,谁愿意跟醉汉说话?”在陈泽申家的新房前,规划110多间客房的民宿群正在开工建设。陈泽申的兄弟陈泽平前一年刚在这片地里种了中草药黄精,可他二话没说,全部拔掉。“村里经济好起来,还能少了我们老百姓的?”

  【第一书记感言】

  过去,大湾偶尔来辆小汽车,一群村民会围过来看半天“热闹”。大湾所在的金寨,有丰富的红色历史。大湾村旁边就是国家级马鬃岭自然保护区,青山绿水就是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红绿结合,家里迎客”,大湾党总支紧紧牵住乡村旅游这个牛鼻子,引进企业对老房子进行改建,建设旅游接待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推进乡村民宿产业发展,让脱贫攻坚无缝衔接乡村振兴。2018年,大湾景区接待全国游客近30万人次,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产业兴旺“拔穷根”

  春末黄昏,宁静恬淡。在大湾村茶产业扶贫车间,村民周秀凤匆忙扒了几口饭后,蹲坐到锅炉边,忙着炒制刚刚采摘的鲜茶叶。

  “清明以后忙到现在,最忙的几天凌晨两点才下班。”她虽然疲惫,依然笑声爽朗。火光映照在她充满憧憬的脸庞上,“不能全靠国家,脱贫也要靠自己努力。”

  几年前,她丈夫在车祸中受了伤,妈妈也要人照料,女儿患上慢性骨髓炎,全家年收入不到4000元,日子过得紧巴巴。2018年初,金寨县农委在大湾村茶厂开展六安瓜片制作“师带徒”培训,她主动报名参加,扳片、炒生锅、拉老火,练就一手炒茶技术,现在当上了茶叶公司拉火组组长。“炒茶每小时16块钱呢。”

  过去,茶叶种了不好卖,现在送到茶厂给现钱。今年,周秀凤又多种了3亩茶叶。“春季在茶厂上班,其他时间在工地做工,去年全家年纯收入3万元。虽然家里有3个病人,但现在政策好,看病花费90%报销,每年自己只要掏几千块,日子越来越好过。”细数进账和支出,她有点腼腆,说着说着就露出了笑意。

  在茶厂,记者遇到前来卖鲜茶叶的村民尹良芬,她说:“我们村海拔高、天气冷,茶叶上市比山下晚,价格卖不上去,2016年我采茶只卖了200元,今年卖给茶厂,现在已经有4000元到手了。”

  几位贫困户钱包里的小变化,折射出大湾村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大手笔”。这几年,村党总支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响亮喊出“山上种茶”的口号,新建集采摘、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茶厂,彻底解决了大湾村茶农茶叶销售难题。同时,大力推动中药材生产、黄牛养殖等产业发展。

  “现在发展势头,可以说一天一变化,今年村里就有25个项目同时在建,为稳定脱贫增添后劲。”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对大湾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一书记感言】

  过去“户脱贫”是重点,现在村出列后工作重点由户逐步转到村,结合乡村振兴,在稳定脱贫成效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发展,壮大集体收入。要说心得,我认为加强党建是第一要务,班子成员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二就是让本地村干部站上发展一线,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新闻链接 >>>

  大湾村的变化只是金寨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革命老区金寨通过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四联四帮”工程,大力提高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全县7980名有帮带能力的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能人大户,与9170个贫困户结成对子,做到生产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就业联动帮带劳力务工、经常联系帮解生活难题、思想联络帮提精神状态。2018年金寨出列贫困村50个,7000多户、2.3万多人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降至2.73%,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