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 乡村振兴道路上书写新篇章
2018-12-19 09:58: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刘久锋 余士英 刘小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猕猴桃喜获大丰收。王良豪摄

 

                                                                          

                                                                        村民在采摘菊花。陈绍荣摄

 

  4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主的新时代。40年前,伴随改革的号角,一座叫做六盘水的地方宣告建市,这座地处西南腹地,因三线建设而声名远扬的城市从孕育诞生就有着改革、奉献的基因。40年来,六盘水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成长为一座以能源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同时在40年的奋斗征程中,六盘水农业农村发展一路铿锵走来,取得了丰硕成绩,开创了崭新天地。农业转型升级高歌猛进,农村发展进步日新月异,农民生产生活节节攀升,为新时代开启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是六盘水建市40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第一年,是“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之年,是全市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回顾40年来全市农业农村发展轨迹,农村“三变”改革无疑是一个开启农村崭新时代的符号,是一缕抹不去的农村深化改革的暖色。

  “三变”改革:激活农村发展新动力

  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总结基层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有效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资金,促进了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三变”改革的有益探索得到中央、省委的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讲到“三变”,汪洋同志先后5次作出批示指示,“三变”连续写入2017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先后荣获“2016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入选2017全国精准扶贫10佳典型经验、2018年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六盘水获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三变”改革试验任务。这是继1987年毕节、1988年湄潭成为全国

  农村改革试验区后,贵州省又一个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首创于六盘水的“三变”模式,在全国率先拿出了农村改革的“六盘水方案”,为脱贫找到了攻坚的抓手,为乡村插上了振兴的翅膀。

  “三变”改革是脱贫致富的“黄金腰带”。许慎《说文解字》里面提到,“贫”,财分而少也。合则见多,分则见少。长期以来,农村丰富的资源由于不能有效利用而处在闲置状态。通过“三变”改革把可以让农民获取收益的各种资源变为股份“捆绑”在农民身上,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身价”,将贫困群众联结到产业平台上来,让农民与经营主体成为“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生活富裕。全市采取土地股、资金股等12种股权形式和“三变+特色农业”“三变+乡村旅游”等12种“三变”模式,让每个农民都可以成为股东获得股份收益,形成“无物不股、无奇不股、无事不股、无资不股、无人不股”的生动局面。全市有190.48万亩承包地入股经营主体,有111.32亿元各类资金参与“三变”改革,有53.81万户农户入股经营主体成为股东,入股受益农民177.15万人。2017年底,有78%的入股农户获得了“三重收益”,通过“三变”改革实现户均增收2047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331元。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23.3%降至7.3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变”改革是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建立在“三权分置”制度基础上的“三变”改革,以股权为纽带,把土地集中起来,解决了农业规模化经营问题,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大力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推广扶贫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三权分置”,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土地经营权入股成为当前“三变”的主要形式,占各类入股资源的90%以上,建成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320万亩,投产150余万亩,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推进要素性资源“集成”入股、季节性资源“弹性”入股、闲置性资源“就地”入股,以“三变”模式打造田园综合体、农商综合体、文创综合体等新业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体制机制建设,构建起市县乡三级产权交易平台,促进产权衍生的抵押、入股等多项功能的实现,为现代农业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制度建设空间。同时,依托“三变”改革抱团发展产业,还可以培育种养、加工、冷链、物流等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农旅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变”改革是城市资源的“下乡通道”。“三变”改革通过产业平台和股权纽带,找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结合点,为重塑城乡关系探索有效路径。积极推进城市“三变”,发挥“三变”改革在城市资产盘活、城市服务业发展、城市文明创建、困难群体关爱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支持和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租赁、兼并、购买、入股等方式经营城市资源,共享城市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将城市停车场、商铺、集贸市场、广告位等公共优质资源,让渡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参股分红;积极引导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工商资本等入股到农村;探索组建城市服务共享合作社,让农民参与到城市服务业中,实现有股份、有产业、有就业、有收入。结合教育、文化、医疗改革实际,通过股份合作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倾斜。比如,六盘水旅文投公司探索推进城市文化团体入股乡村旅游景区开展演出;医疗部门探索以“医共体”建设为突破口,以股份合作方式推动医疗下乡等。

  “三变”改革是乡村善治的“有效激励”。创新将“三变”理念纳入农村经济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基层组织执行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党建联盟、村社联营、社民联合”机制,组建联镇联村党委98个,推行在合作社上建立党组织,强化入股群众的组织动员力。比如“人民小酒”“盘县火腿”所在的岩博村,就联合了2个村成立联村党委并带动全民入股。同时,按照“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的原则,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股权量化,2015年在全省率先全面消除“空壳村”,目前村级集体积累最高的村达1492万元,最低7.5万元,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将村民是否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作为获得股份多少、是否优先入股、集体股和公益股二次分配的重要依据,靠股份引导和约束村民明礼知耻,共建共治共享农村发展新格局。

  40年改革开放让六盘水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4年“三变”改革又让六盘水农业农村发展步入了新的境界。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六盘水将秉承改革、奉献的“三线”精神和创新、争先的“三变”精神,团结拼搏,感恩奋进,打造农村“三变”改革升级版,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将书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六盘水新篇章。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嬗变

  农作物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2017年达到401万亩,是1978年的1.4倍,年均增长0.8%。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7.8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75.8万吨。

  201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25.9亿元,是1978年2.4亿元的94倍,年均增长12.4%。

  2017年,全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3.72亿元,是1993年33万元的37491倍(1993年开始才有农业投资数据),年均增长55.1%;农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1993年的0.03%提高到2017年的7.49%。

  农村从落后走向繁荣

  农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自2008年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以来,全市正在逐步消除脱贫群众住房安全隐患,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底线目标。经过10年努力,全市已完成235191户改造任务。

  农村环境保护持续强化。2010年至2018年,全市各级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投入13939万元,支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55个。

  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2005年到2011年全市石漠化面积共减少了2.88万公顷。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巨大发展。与1978年相比,全市通车里程增长4.7倍,路网密度增长4.7倍。目前,全市公路路网密度是全国公路路网密度(46.5公里/百平方公里)的3.1倍。

  农村公共服务日臻提升。建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特殊教育得到全面保障,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工作常态化,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医疗卫生资源稳步发展,农村医疗保险持续惠民。全市卫生经费投入逐年提高,人均卫生经费从2008年的239.61元提高到了2016年的868.91元。新农合筹资水平由2005年启动之初每人30元提高到2017年每人570元,参合率由2005年的71.26%上升到2017年的99.53%,参合总金额由2005年的0.2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3.48亿元,累计72.27亿元,农民就诊受益率从2005年的11.59%提高到2017年的206.89%,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显著减少。

  农村文明程度持续提高。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新农屋·新庭院·新生活”乡村清洁行动等为载体,提高全市范围内的农村文明程度。目前,全市共荣获全国文明村镇12个,省级文明乡镇25个、文明村35个,市级文明乡镇19个、文明村119个,打造了34个示范小城镇、175个美丽乡村、45个美丽乡村升级版示范点,建成了169个农民文化家园,67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乡村村容环境、人居环境、文明环境极大改善。

  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

  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69元,是1978年78元的116倍,年均增长13.0%。

  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贫困线由1978年的100元增加到2017年的2952元,翻了近30倍;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28.11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18.67万人,减少了109.4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85年的58.27%下降到7.34%,下降近51个百分点。

  农民就业创业热火朝天。2003年至2017年累计外出务工人员共554.87万人次。2017年新增在外务工人数9.24万人,达到56.47万人,其中省外务工34.56万人,市内务工从2015年开始统计。自2014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来,全市共投入培训资金2512万元,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827人。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