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瓦屋,大地复苏,万物充满生机,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碧江区聚焦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提升产业革命精准度,落实“五步工作法”,积极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碧江区瓦屋乡克兰寨村,过去受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思想保守等因素影响,村民们主要以种植传统低产农作物玉米、洋芋、红薯等为主,人均收入比较低,年轻劳动力流失,一直是制约克兰寨村发展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克兰寨村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立足村情实际,对克兰寨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研判,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结合克兰寨村具备的文化底蕴和少数民族风情,决定发展油菜、水稻、白枇杷、生态鱼、杜仲肉牛等农旅一体化产业,把寨内现有的古巷道、古井、码头、古宗祠等资源变资产,走农旅一体化发展之路。
据了解,克兰寨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于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刘简能、李宜合葬墓,刘元晃古宅,刘氏宗祠等为代表的古建筑;以阳戏、龙灯、霸王鞭、财鞭、竹编等为代表的文化遗产。
克兰寨村位于瓦屋乡万亩大坝的核心地带,湘黔两省四县(区)7乡镇交界地,区位优势凸显,具备农旅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先决优势条件。
近年来,克兰寨村借助瓦屋乡“全域园区化、全域景区化”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特色,结合现有的自然、生态、土地、人文、历史等资源,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扎实推进乡村农旅一体化发展。
2016年以来,争取项目资金160万元对克兰寨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治理,投入180万元完成刘氏宗祠(乡愁馆)修缮,推动建设克兰寨生态博物馆。
于是,克兰寨村围绕农旅一体化发展做文章,全村呈现出一片美丽乡村的景象。
农旅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最终收益的是老百姓。曾经在浙江温州务工返乡的刘元兴,看准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在家里开上了农家乐,如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据刘元兴介绍说:“每年的油菜花节,游客比平常多,营业额也是平时的3-4倍。”
“每年的油菜花节,我都会带着家人来看,看到这里一年比一年好,交通也越来越方便,每次来玩得都非常开心。”游客李欣说。
依托乡村农家乐,还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每个农家乐,一般可提供3-5个就业岗位。
同时,美丽的田园风光,传统的农耕文化,浓浓的民族风情,也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前来研学旅行的学生吴尚英激动的告诉笔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的农耕文化,观赏到传统古建筑和文化遗产,体验了传统手工扎染,收获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菜油、桃子、李子、枇杷、鸡蛋、鸡、鸭等农特产品销售。不断提高了农户发展积极性,帮助农户增收。
为扎实推动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群众致富增收步伐。克兰寨村结合实际,引导村民发展高产农作物(油菜、水稻)、白枇杷种植、生态鱼养殖、杜仲牛养殖,不断壮大村集体产业,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白枇杷种植、生态养鱼、杜仲肉牛养殖三项村集体项目,累计资金投入110万元,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将村集体产业统一纳入合作社经营管理,项目产生的收益由合作社统一整合,覆盖全村95户贫困户,年底对贫困户进行分红。”克兰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告诉笔者。
截止目前,克兰寨村带动发展生态养鱼基地13亩,杜仲肉牛养殖2000头,白枇杷种植300亩,高产油菜种植800亩,每项产业都配备农业专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免去农户的后顾之忧。
贫困户刘世宏告诉笔者:“我家种的油菜长势很好,一部分留着自己吃,一部分用来卖。平时在坝区干活,每天还可以领到80元的工资,还有村里的集体产业分红,一年下来收入还不错。”
“村里的集体产业,一年四季都需要人看管护理,枇杷采摘季节更是需要大量人工,务工人员每人每天能有80元收入,相当于为留守在家的村民提供了一条致富挣钱的好路子。”克兰寨村村主任介绍说。
克兰寨村还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调整产销结构,通过“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模式,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特产品销量,带动群众增收。同时,还通过开发生态护林员、环境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户就近实现就业,增加家庭收入。
现在的克兰寨村,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科学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群众种植经济作物、流转土地发展短平快优势产业,合力攻坚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农民增收,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有盼头,群众增收有信心”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