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海市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引领产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新变化,进一步在村集体经济产业支撑、品牌培育上下功夫。结合实际因村施策,因村制宜以项目化拓宽渠道,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推进集体经济机构性调整,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带动农区居民增收致富。
政策驱动,营造发展环境。从优化生态着眼,从体系构建入手,会同财政、农牧等部门整合全市各类资源,制定出台《乌海市关于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5项21条具体措施,加快推进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督促各区委加强对村集体经济工作的领导,各区已全部研究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编制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全市设立村集体经济引领资金2220万元,截至2019年底,1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超过10万元的5个,超过20万元的村达到4个,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因村施策,找准发展路径。党建引领下,乌海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建立“一村一品一特色” 模式,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出发点,把居民增收作为根本目的,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因村施策确定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增长点。一是转变思想,盘活集体资产。产业发展土地是基础,面临农区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数土地无人耕种,形成“空壳村”现状的问题,乌海市深入开展清理农村集体土地、闲置资产、空地资源等工作,分类登记造册实行台账管理。例如,海南区赛汗乌素村级合作社采取流转、出租等方式,将土地变资源,农民变股东,优化土地利用率,整片区进行葡萄种植,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目前流转土地3300亩,示范带动全市流转土地共3万亩,有效盘活了集体资产。二是产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以村党支部为龙头组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模式,推动农区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共赢。如乌达区三个涉农社区党支部与乌达工业园区吉奥尼、绿农永胜合作社等10余户企业联合成立了农企党建联盟,积极推广“以购代捐”“订单农业”等工业反哺农业的扶贫模式,今年以来达成消费扶贫合作协议金额400万元。海勃湾区村集体领办合作社链接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户户持有普惠股、贫困户持有扶贫扶、土地流转有增值股、集体留好发展股”的股配原则,将合作社的收益,以股份分红的形式分配给农户和集体,目前共有土地入股分红产业11个,通过入股找公司合作,实现分红精准分配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海南区四新村以建立颗粒饲料加工厂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在为本村养殖户提供优质饲料的同时,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收入。三是精准发力,推进产业融合。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为抓手,以优质农产品为重点,健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体系,做大做优做强。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新丰村以“党建+”模式打造“初心田园”项目,趟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着力打造“党建+扶贫+教育实践+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田园,并积极探索“认养+农家乐”、“认养+采摘”、“认养+乡村旅游”“认养+文化”、“认养+亲子”等多种模式,目前“初心田园”项目的4亩地已经全部认养完毕,所支付的托管费用不仅增加了建档立卡户的收入,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认养人也可以体验到耕种的乐趣,实现了“领导脱贫加速度”。与此同时,建立团结新村的采摘示范街、王元地村民俗文化节等产业项目,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强蔬菜直销店监管,推进直销店与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直接对接,全市农区32家直销店销售量约占全市零售市场的四分之一。
先锋带头,破解发展难题。一是选优配强村富民带头人。突出政治标准,拓宽选人渠道,采取“让贤”、成立“老书记工作室”等措施,乌海市13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全部实现 “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完成县级党委备案。二是推进乡村各类组织健康发展。推动村党组织加强对村里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加强教育管理监督。推进农区共青团、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不断壮大基层群团组织阵地。在涉农镇建设了5个基层供销社,各基层社根据各镇不同的产业特点和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逐步拓展基层社组织、服务和经营功能,通过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发展订单农业、开展养殖业产业扶贫、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等,服务三农联结机制得到完善。三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做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对全市13个村的赋码进行了再次核对修改。积极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同时,推进村党组织成员与村民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鼓励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推行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推动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统筹推进基层“三务”公开、脱贫攻坚、民生领域等专项治理任务, 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联机制,定期召开监督工作联席会,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督促主管部门担当作为。2020年以来,累计处置基层“三务”公开问题线索2件,其中立案1件。激励推动,激发干部活力。建立乡村组织和基层干部激励关爱机制。一是进一步改进优化基层党建调度督查考核工作。将基层党建考核统一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每年只进行1次,不搞月考核、季考核、半年考核,切实为村级组织减压减负。统一抽调15名干部组成3支驻区工作总队,由县处级干部担任队长,挂职各区委副书记。三区向13个行政村、6个涉农社区选派驻村(社区)工作队19支,选派驻村干部67人,构建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的网络体系。选派第一书记19名,并明确派驻期间不承担原单位工作,保持队伍总体稳定,确保全身心投入工作。开展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到村开展共建活动。2018年以来,选派23名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到村任职服务基层。二是培育乡村组织振兴骨干力量。拓宽农区发展党员视野,加大发展党员力度,逐级建立健全了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定期指导考核、动态监控提醒、直接联系、全程纪实、失职追究等六项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了全市农区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数据库,确保每村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青年党员。建立了53人的村干部后备人选库,实施“一村(两委班子)一名大学生”培养行动,13个行政村实现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干部。三是强化典型引领。常态化开展“抓党建好书记”“红旗党支部”“基层党建示范群体”和“最强党支部”创建评选活动。强化乡村组织运行保障,村党组织活动经费按每名党员每年不低于500元、工作经费按每个村每年10万元标准落实到位,建立了村干部待遇正常增长机制,“一肩挑”人员年均报酬达到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