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道路、整洁的村庄、精致的田园……孟夏时节,走进吴集镇史跳村,如同走进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省级小龙虾养殖基地鸿丰水产,一群劳作的村民正围坐在一位青年周围,认真地商量着如何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实现收入增加,大家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位青年,就是今年2月刚履新任职的史跳村党支部书记付路路,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号——“返乡兴村新型村干”。2017年,为响应市委、市政府鼓励和引进本土大专以上毕业生回乡创业富民的号召,他主动回村报名加入到“新村干”队伍中,挂职村党支部副书记。截至目前,沭阳已先后为435个涉农村(社区)启动实施了“返乡兴村新型村干”的选聘工作,已有912名“新村干”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创办各类富民项目93个,带动2000余名村民就业创业。
“加强对‘新村干’的管理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帮助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基层、创业富民,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为沭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沭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智超说。通过强化培养锻炼、加大创业扶持、注重关心关爱等措施,沭阳县努力把那些愿意扎根农村、奉献才智的人才引进村、培养好,使他们成长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社会经验不足,农业、农村、农民情况了解不多……为解决这一短板,让“新村干”快速融入新岗位,沭阳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培带干”上下功夫,将新村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观摩学习和外出考察等形式,为新村干“充电蓄能”。建立“四带一”机制,形成镇领导教着干、村干部领着干、创业能手带着干,新村干比着干的联动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高、农村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的新村干,在村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优先让其担任“实职”,提供更大舞台,接受更多锻炼。
“跟许多‘新村干’一样,初到村里工作时,我们的感觉是一脸茫然,需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一道道现实的问题拷问着我们。”优秀“新村干”代表,桑墟镇条河村的刘雨和吕慧夫妻俩深有感触地说。任职前期,通过跟班学习与驻村锻炼, 积极参与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全民创业及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他们短时间内便完全适应了农村工作,以为民兴办实事为抓手,大大改变了村庄环境面貌。用他们的话说,“农村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是历练人生的大课堂,希望能通过自身的付出和坚持为家乡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为更好地发挥好“新村干”作用,沭阳县还从锻炼、富民、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利用“花乡先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新村干身边创业典型,激发创业热情。针对新村干创业初期缺资金、融资难等问题,推出“金种子创富贷”贷款业务,为35名新村干贷款763万元。探索建立“大户+基地+新村干+低收入农户”、“新村干”“抱团”等多种创业模式,其中新河镇李敏、王旭等人合办闲人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被选为全国电商扶贫工作现场会观摩点。
对新河镇沙河村党支部副书记、沭阳县生振花卉苗木园艺场场长胡生振来说,任职 “新村干”是一个无悔的选择,也激励着他在创业富民的路上不断前行。“我曾当过教师、做过电商,现在在村里主要负责党建与扶贫工作,白天跟着书记和村干部学习业务知识、工作方法,走村入户了解村情、帮助贫困群众,晚上抽点时间打理网店和公司业务。”
有了“新村干”的身份后,胡生振还获得了农民职业经理人证、花卉园艺师证、林木种子检疫员证等,并创办生振园林电子商务中心,积极为当地花农传授电子商务技巧和网络营销知识,直接带动50余名青年就业创业。为让沙河村产业有特色,胡生振结合公司优势,带领广大群众尝试打造造型树产业,不断提高花木层次,提升花木产业效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的造型树特色基地已初具规模,直接实现线上营业额2000余万元。
思路新、想法多、干劲足是“新村干”的独特“符号”。采访中我们发现,如今在沭阳,“新村干”们以“青春之我”投身于乡村振兴,从对农村不了解,到深深热爱这一方土地,渐渐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村干部。他们,有的成了脱贫攻坚的行家里手、有的成了农村发展的带头人、还有的成了村级管理的新生力量和党员群众的贴心人,不仅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激活了农村产业振兴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