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造就乡村振兴的人才,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质量。“乡村振兴学院”的出现,可谓顺理成章、正当其时。
浙江台州的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组建由教授和“乡土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每隔半个月下到基层村落解决问题;作为山东首家的宁阳乡村振兴学院,不自建校区,不自聘教师,挖掘盘活现有资源,联合各部门开辟党性教育、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农旅融合、电商孵化等特色教学现场……把学院建在乡野,把课堂开在田间,不仅让基层干部群众获得了先进知识和技术,而且有效避免了基建重复投资、人才低效利用等形式主义问题。
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人才。办好乡村振兴学院,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振兴”,也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组织振兴”。实现好这两个目标,关键就在于把科研和教学活动同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凌空蹈虚,力戒一曝十寒。做研究、谋设计、出主意、育人才、促孵化,但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涉及的难点、盲区,乡村振兴学院都可以“管起来”。基层广阔天地大可作为,乡村振兴学院应当用实用好、大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