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干宁:闯出产业扶贫新路子
2019-09-06 09:2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通讯员 卢嘉新 黄鹏欢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当我走出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时,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我们东庙乡,想到了东庙乡的父老乡亲们。”作为广西乡村干部中唯一获得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党委书记蓝干宁,载誉归来后他激动地表示,一定要牢记荣誉称号是“人民满意”,今后的工作中务必干实事讲奉献。

  蓝干宁的名字中有一个“干”字,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获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个人、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河池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一直以“巧干”“实干”著称。

  他先后担任都安瑶族自治县统计局、九渡乡副职干部,在都安县条件最艰苦的三只羊乡挥洒过青春和汗水,在“都安鱼米之乡”的地苏镇留下穿梭忙碌的身影,2015年10月起任东庙乡党委书记,在脱贫攻坚战中,蓝干宁带领东庙乡安宁村首创的“贷牛还牛”产业联建联养、互助共养模式,成为条件艰苦的大石山区的项目样板。

 

图为蓝干宁(右二)在养牛场

 

  故土难离的村民搬家了

  蓝干宁调任东庙乡党委书记时,不少亲朋友好友感觉他“掉进了”穷窝窝。

  的确,九山半水半分旱地的东庙乡交通闭塞,环境恶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总人口28273人。12个行政村中,9个是贫困山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769户7435人。

  “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新官上任,蓝干宁发现,东庙乡干部“走读”现象普遍。为此,他第一时间整顿机关干部作风,进一步完善干部量化考评细则。

  随着《东庙乡例会制度》《东庙乡工作日志制度》《东庙乡走访贫困户制度》《东庙乡每周“入一屯开一会”制度》的相继出台,乡里每月按时对干部的上下班情况进行公示,全体干部每周上交工作日志,所有干部职工每周须走访5户贫困户,并按规定填写《走访贫困户情况表》。靠铁的纪律带出了一支高素质、有能力、干实事、密切联系群众的乡村干部队伍。

  蓝干宁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越是困难的工作,越是要顶上去”。

  对于条件艰苦的东庙乡来说,易地扶贫搬迁是最理想的脱贫途径。但乡亲们心有疑虑,故土难离的他们并不愿意搬出大山。“在山里呆习惯了,出去不懂得干什么能挣钱。”古立村上连屯村民韦志叁说。通过走访,蓝干宁了解到贫困群众最大的顾虑就是搬出大山后缺技术、没收入。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蓝干宁每天带着乡干部走村串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并联系县里相关部门开展各类就业培训。“易地安置点距离医院和学校近,搬出去之后,您的儿子就可以就近打工挣钱,孙子也可以就近上学。难不成要让下一代也困在这大山里穷一辈子?”蓝干宁多次前往韦志叁家中与他谈心。

  最后,韦志叁一家主动搬迁到12公里之外的“老乡家园”,房子簇新,再也不担心风雨天气房屋漏水、山路难行,一家人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蓝干宁深知,老乡们的疑虑主要是没有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他在组织搬迁的同时,就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如今,建在“老乡家园”附近的竹藤编织、电子配件加工、旱藕粉丝加工等扶贫车间,令广大搬迁户在家门口即可顺利就业。

 

 

图为蓝干宁(右三)在主持扶贫车间揭牌仪式

 

  试点养牛新模式获得成功

  最早,东庙乡因该乡东边有一座庙而得名。以前一些人总想着靠烧香拜神以求财运旺盛,是蓝干宁让他们彻底扭转了这个想法。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蓝干宁摸索出多个扶贫工作方法。养牛户分散在全乡的各个角落,病疫防治难,加之贫困户领牛回去没能力养,投入和产出不理想……在推进“贷牛还牛”扶贫产业的过程中,东庙乡碰到了许多难题,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蓝干宁先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安宁村做试点,把村民组织起来,组建股份制“联建联养互助共养”合作社。

  村民们一开始对蓝干宁的提议表示怀疑。为此,蓝干宁组织乡村工作队,召集近60户村民召开了50多次动员会。最终,18户村民将信将疑地加入了合作社。2017年底,合作社卖出第一批肉牛后进行分红,分红最高的一户领到了11000元。

  不少村民看到了养牛的希望。趁此机会,蓝干宁多方动员,合作社成员一下子增加到34户,筹到资金35万元,新建起一个功能更完善的全新养牛场,采取“共同筹资、共同出力、共担风险、共同受益”的模式,“贷牛还牛”产业发展活力和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如今,东庙乡全乡牛存栏数已由2016年的1800多头增加到近5000头。

 

 

  牛羊有了6S服务中心

  随着肉牛养殖产业越做越大,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个难得的休息日,蓝干宁到4S店保养汽车,不一会儿工夫,接到了十多个村民的电话,有的询问贷牛的手续如何办理,有的质疑贷的牛怎么都是母牛,还有的咨询牛生病了怎么办……耐心解答的同时,蓝干宁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汽车有4S服务店,那么肉牛养殖产业应提供什么服务呢?

  蓝干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养牛户代表进行座谈,梳理服务的项目内容。针对这些服务项目,东庙乡率先组建了牛羊6S服务中心,为牛羊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中心办公场地就设在东庙乡东庙村村委会一楼,设有办公区和服务区,工作人员由乡扶贫产业办、畜牧兽医站、农业推广站相关人员和各村村级动物防疫员组成。

  6S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有六个方面,一是负责为群众办理贷牛(羊)还牛(羊)的相关手续,做好牛犊发放、肉牛回收以及牛羊档案管理等。二是病疫防控。广泛宣传牛羊病疫防控知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指导养殖场、养殖户做好牛羊病疫防控工作。三是保险理赔。主动与保险公司对接,积极为养殖场、养殖户协调相关死亡牛羊的保险理赔工作。四是培训交流。定期组织举办牛、羊养殖技术培训班和养殖技术交流活动,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五是自繁自育。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提供自繁自育技术和接种服务。六是饲料调配,采取牛场与牛场之间和牛场组团购买的方式,寻找渠道、提供信息,帮助解决牛场无草过冬的困难。

  “有了牛羊6S店,我们养牛养羊方便多了。从贷牛到养牛技术、疾病防治、卖牛,一个电话就解决问题。”该乡岩马村弄竹队村民蒙建规说。

  去年冬天,由于东庙乡的养牛规模越来越大,几大牛场陷入了无草过冬的困境,必须到外县高价调运草料。大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不解决这个难题,那么东庙乡的养牛产业发展将受到重创。为此,蓝干宁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带领乡干部建起青贮料加工厂,并找到三名外出务工返乡的小伙子,鼓励他们成立牧草公司,经营管理青贮料加工厂,服务全乡养牛场和养牛户。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走进东庙乡各个合作社的养牛场,都能看见干净整洁的牛圈,村民们喜笑颜开,干劲十足。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