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永:对得起村民,对不起家人
2019-01-11 09:2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周妍 倪怀成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8年9月16日,赵明永(右)第三次来到贫困户都仕洲家,劝说他拆除老旧危房。

 

 

  王红军回村了。这位1990年出生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外从事工程监理工作,2017年年底回到了老家湖北省南漳县肖堰镇观音岩村,成为村里的一名后备干部。

  在观音岩村,“凤还巢”的远不止王红军一人,近两年先后有11户人家从城里迁回村上。

  一边是多数人逃离农村,一边是外出村民折返农村。反差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以前村里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现在不一样了,干啥都有奔头!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的赵书记。”王红军把话头转向了观音岩村的核心人物——村书记兼主任赵明永。

  赵明永在南漳县名气很大,就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志远也向记者力荐这一典型。“观音岩村能够通水,通电,通路,通车,老赵功不可没。”

  不久前,记者驱车两个多小时,从南漳县城来到位于荆山深处的观音岩村,探寻赵明永这位当地名人身上隐藏的故事。

 

 

  为修路,拉家人义务背饭送水

  村民李宗文回忆,以前出个门都是黄泥巴,要路没路,要车没车。

  观音岩村西、北两面是山,东、南两面是峡谷,景色虽美,但对修路来说是天大的障碍。2002年,赵明永当上村书记后,决定把全村人盼得眼热的水泥路给修起来。可是,谁能想到从村里到镇上的11.6公里盘山路,观音岩村前前后后修了10多年。

  对一个贫困村来说,修路最吃紧的是资金。为了节省成本、缩短工期,赵明永动员妻子李桂玲卖掉猪场,专门为15人的施工队烧饭。但两个月后,李桂玲不干了。为啥?因为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做早饭,中午再拉着山体上的藤条,涉险走过2公里的崎岖山路,把五六十斤重的饭菜送到工地,然后按原路来回为工人们送水。最终,李桂玲的颈椎病犯了,实在撑不下去了。

  “修路是天大的事,必须围着这个中心转。”妻子干不动了,赵明永便拉来小姨子、儿媳妇帮忙做饭。正是3个女人的接力,才使村的修路工程有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2008年春节前夕,眼看村里还欠着施工队两万元的工程款,赵明永急了,为了信用二字,他和另一位村干部跑到市里千辛万苦筹到了两万元。谁知返程时突降暴雪,大雪封山。“我和赵书记带了几个馒头,从大坪村走回了村里。”村会计王作朝回忆,45公里的雪路,他们走了十几个小时。到家时,已是凌晨两点。

 

 

  为通水,垫上儿子新房首付款

  “小时候吃水靠背,三四十岁了还是靠背。”背了半辈子水的观音岩村村民丁克宪或许不会想到,在2016年年底自来水会通到村里。

  “看到管子里白花花的水流出来,非常激动,那是12月28日下午5点。”赵明永对这个时间点记忆深刻。当时,他用手机向20多位关心观音岩村的各级领导报喜,不断重复着“水通了!水通了!”这句简单的话,越来越咂摸出幸福的味道。半个小时后,赵明永和村民们的心情仍然在高位上,久久无法平静。

  观音岩村海拔620多米。过去,老百姓都是到山下落差三百多米的漳河背水吃。背水的路是村民用石块垫出来的,陡峭险峻,挑着担子走过,步步惊心,一担水来回要3个多小时。问题是,费了这么大劲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背来的水还不干净。

  2014年,观音岩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县财政局是该村的结对帮扶单位。扶贫工作队队员一进村,赵明永就把他们拉到漳河边,指着泛浑的水说:“这就是我们老百姓喝的水。”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成了最让帮扶单位悬心的一件事。2016年5月,修建三级水泵的漳河引水工程终于动工了。

  可是,施工方要求村里先付15万元的工程款。这笔钱村里拿不出,赵明永便瞒着儿子儿媳妇将他们攒的新房首付款投了进去。“孩子挺怪怨我们的。”妻子李桂玲说起两代人因此结下的芥蒂,郁郁难平。

  通水后,村民自发写了一幅对联贴在了一级泵房门口,上联是共享美好幸福生活,下联是乐饮漳河优质泉水,横批碧水生辉。虽多年日晒,对联早已褪色,但是赵明永看到这幅对联,仍然难抑激动之情。

 

 

  搞产业,动员青年返乡创业

  水来了,路通了,电有了。一切都在为产业发展孕育着希望。2017年,南漳县委、县政府决定把食用菌作为全县的特色产业,出台了专门的鼓励性扶持政策。观音岩村环境好、地势高,能不能把食用菌做起来?当年8月,赵明永和县财政局扶贫队员一起赴宜昌、随州考察。

  王作涌,观音岩村人,2002年起在宜昌从事食用菌培育项目。赵明永的到访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10月,经观音岩村村两委牵头,王作涌回到老家,流转50亩地,成立香菇合作社,培育了30万袋反季节香菇。“这里海拔高,温度低,适宜发展反季节香菇,价格也高。”王作涌介绍,现在村子里有电有水,产业发展有盼头,去年夏天来拉货的客人不少,要是没有赵明永书记带领大伙修路,再好的货也卖不出去。“终于能在家门口做点事了。”王作涌感叹。

  2011年带着全家9口人外出务工的李宗文如今也回来了。2017年发展了食用菌两万袋,养殖黑毛猪350头,2018年又新建了2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猪场,年预计出栏1200头,利润50万元,比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了去了。

  “养女莫嫁观音岩,吃远水烧远柴。”赵明永念起了烙在记忆深处的顺口溜。可如今,这个全镇最偏远的行政村一改往昔的模样,上马了食用菌、木瓜、生猪产业,2016年实现了贫困户87户226人全部脱贫。发展的脚步当然不止于此。去年夏天,来自武汉、襄阳等地的百人团来到观音岩村观赏喀斯特地貌、漳河大峡谷及古民居,夜晚还在村文化活动广场举办了篝火晚会。当日,观光团消费农家饭20桌,购买农户香菇、木耳、土鸡等土特产品5000多元。

  “手中没有米,唤鸡也不灵。”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观音岩村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在农村,集齐人头开会不容易,可是在观音岩村,一有会议,村民们都赶着去,赵明永连讲两三个小时,中途无一人退场。有次开会通知了70户,结果来了100多户,“开会咋不通知我呢。”赵明永还被村民埋怨哩。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