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青海尖扎县德吉村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脱贫致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能力、巩固农村政权经济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如何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增强基层治理组织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2018年6月,青海启动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创新路径、优化产业、建立基金、完善机制,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各自村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本期《关注》版邀您一道观摩青海党建引领空壳村的突围之路。 ——编者
如何破解村民贫困、村容脏乱、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问题?
找准病根 因村施策
●先后10多次深入8个市州、32个县、46个乡镇和283个村,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强化制度顶层设计;选派898名第一书记,到产业基础和集体经济薄弱的贫困村进行指导
东山村村民谢庭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土里刨食大半辈子了,如今还能像城里人拿工资一样按期拿到村集体经济分红!2019年盛夏,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河东街道东山村像过节一样热闹,村民们纷纷拿到分红。对大多数东山村人来说,这还是平生第一次。
原来,自2018年6月开始,青海省委组织部牵头启动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之后,东山村依托城中村优势围绕服务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村民都变成了股东。村里投资建设的商贸物流城实现招商引资2065万元,年收入入驻企业租赁费110余万元;村里的507亩土地打包流转给民营企业种植枸杞,每年租赁费和土地流转费收益达175.42万元。为实现多元经营,村集体还成立了养殖合作社,采取养殖能手代理经营、村民入股分红方式运行,除去分红,村集体每年还能增收5.5万元……
“我们村有点资源,村民们也有创业的想法,但是村里缺懂市场的专家,没有人把有用的资源利用起来,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难度还是很大!”基层干部群众的一句话,道出了青海很多亟需发展村集体经济村庄的窘境。
海北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塘渠村,也是陷入窘境的村庄之一。因国防需要催生于1958年的移民村,祖辈人从湟源、海晏长途迁徙至此扎根,建村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依靠仅有几十间破旧的土坯房和几十亩贫瘠的庄稼地,直到8年前,仍然是一副村民贫困、村容脏乱、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的窘迫样。
史炳全和张福深,是两位“70后”,他俩2017年开始,分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去年,“破零”工程的推进实施,让这两个踏实肯干的能人有了用武之地。在他们带领下,塘渠村确立“打好优势牌、走活特色路”的创新发展思路,跟邻村抱团实施了“三村一品”6千亩油菜种植项目,今年已收获菜籽130多万斤。此外,村里因地制宜购买625只母羊和60头黄牛实施“牲畜周转滚动发展”项目,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益11万元,并带动村内20户边缘贫困群众稳步增收致富。
走出要啥没啥、“一穷二白”的窘境,看着如今道路通、产业旺、面貌新的新塘渠,史炳全和张福深感觉浑身都是干劲,他俩打算今后还要带着村民们干出一番大事业。
青海省各级党组织把实施好“破零”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入调研分析,全面摸清家底,建立基础台账,并结合农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明确“破零”目标任务和推进举措,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
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玉树、果洛、海东、黄南等地县乡村调研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精心开展指导工作。专题调研组先后10多次深入8个市州32个县46个乡镇283个村,广泛开展实地调研,认真听取相关单位、县乡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致富带头人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掌握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调研,青海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制约因素也一一显现:人才支撑匮乏,缺少能人引领,各地普遍缺少有文化、见识广、懂技术的“精英”“致富能手”的有效带动,乡土人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作用发挥不明显;各类要素资源整合不够,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有的地方推动“破零”工程仅仅依靠扶贫部门拨付的几十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有的地方受自身财力制约,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支持“破零”工程,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等。
针对各地普遍存在的发展经济人才匮乏的问题,青海省委组织部从全省各机关单位精选出898名熟悉经济工作的第一书记,选派到产业基础和集体经济薄弱的贫困村进行指导,着力解决和克服发展村集体经济缺资源、缺项目的困境。
青海省委组织部围绕产业扶持、基金设立等政策支撑问题,先后10余次会同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集中研究,制定出台《金融服务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意见》《市场监管部门支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十条措施》等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进一步强化“破零”工程制度顶层设计,有力推动“破零”工程政策跟进,形成了资金合力。
一年来,选派的第一书记带领各村“两委”成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因村施策、就地取材,积极探索集体股份分红型、盘活集体资产型、利用集体资源型、推进土地经营型、兴办经济实体型、发展物业经济型、开展服务创收型、发展乡村旅游型、村企联建型等多种有效的村集体经济“破零”发展模式,打好了“优势”牌、走活了“特色”路。
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特色产业支撑不够,怎么办?
优化产业 村企联建
●精选产业、项目和载体,实现多种路径发展;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指导监督;实行一村一策、一村一品
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沟沟,却有鲜花勾勒的小径、依山傍水的游乐园,年接待游客竟然达50多万人次。这个在以前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在海东市乐都区卯寨村却切切实实变成了现实,村支书李连和还自信满满地说,以后,这个数字一定会被超越。
李连和如此自信是有原因的。这个普通的农民,在经历了从身无分文的打工者到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从身家几千万的大老板到回乡建设家乡的耕耘者、从植树造林的绿化者到乡村振兴的领跑者的身份转变后,李连和成了卯寨村的“掌门人”。
2018年,李连和抓住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东风,带着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从挨家挨户做工作,到带着党员、村民去省内外考察学习,再到倾力打造卯寨花田,李连和带领村民趟出了一条穷山沟变成金窝窝的致富之路,卯寨景区也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青海各级组织部门了解到,大部分需要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村庄普遍缺乏长远发展思路,系统谋划不够。有的地方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没有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有的没有制定“破零”发展规划,走一步看一步;有的在制定发展规划和筛选产业项目时,没有与地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缺乏系统思考和长远规划。
此外,经济结构单一、产业融合度不高的问题也开始凸显。有的村里传统型、粗放型产业项目较多,特色产业项目支撑不够,发育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应;有的主要依靠出租房屋、购置商铺、入股分红3条渠道,没有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优势,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较少,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虽然难度空前,但是我们要敢于‘宣战’,因为这是一场考验胆识能力、检验责任担当的攻坚战!”青海省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兼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刘志德表示。
面对重重阻力,青海各地坚持“党的领导、市场导向、村为主体、因地制宜、生态环保、着眼长效、分类推进”7项原则,因地制宜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发展路径。其中,在集体股份分红方面,鼓励经过村民集体协商,将部分集体资产量化为集体股权,允许将财政支农投入形成的资产折算为股份,以资产股权为纽带,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按股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鼓励村集体通过将存量资金入股企业经营、购买资产、投资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在盘活集体资产方面大胆创新,允许村集体所有的关闭企业、场(土)地等集体资产,在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办理用地审批的情况下,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在推进土地经营方面,鼓励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土地流转、整理与出租,增加集体收入;也可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农业项目,统一对外发包,增加集体收入。
突围之后便是新生。一批示范点“破壳而出”,为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趟出了路子,提供了生动样本。
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池汉村,借助临近国道、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走上了发展物业经济的路子。如今,村里修建了大型农贸市场,每年仅出租摊位场地,就能为村集体带来一大笔收入,加上住宿停车、贸易物流等服务业,不光盘活了人力、物力资源,还为村里积聚了满满的人气和活力,走在楼宇林立的池汉村里,会让人分不清这里到底是城镇还是乡村。
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新泉村通过盘活家底资源,走上了服务创收的路子。村里投资20万元成立家政服务总公司,开展家政环卫、绿化管护等项目,增加服务性经营收入,带动80名群众就业,每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工人每人每年增收8000元以上。
玉树州仲达乡塘达村大力发展牧业养殖,按照“单位帮扶出大头、村里自筹集小头、牧户入股保分红”的原则,筹建了全州首家“生态藏香猪”养殖繁育基地,有效保障了入股牧户的分红权益。
红红火火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让青海农牧区群众心里乐开了花。截至2019年8月,青海省2782个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破零”,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7.1%;无稳定经济收入的村由2368个下降到1364个,占比由57%下降到32.9%,其中,海西、海北两州提前实现全域“破零”目标,村集体经济正在成为青海广大农牧区强村富民、决胜小康的重要力量。
图②:青海同德县河北乡格什格村成立马鹿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
图③:青海互助县卓扎滩村村集体经济分红现场。
图④:青海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有机生态畜牧业实现机械化饲草收割。
(整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青海省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