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俊杰帮助贫困户卖家禽
“我报名!”2014年,当得知蚌埠市委组织部将选派第六批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职时,在市水利局工作的童俊杰没有犹豫,主动请缨。随后,他被派至固镇县石湖乡陡沟村任第一书记、扶贫队长,实现了由一名机关干部到“泥腿子书记”的成功转型。
“我留任!”3年期满,童俊杰主动递交留任报告。用他的话说,心里放不下扶贫工作。第二个3年,童俊杰陪着贫困户彻底甩掉了穷帽子,见证了陡沟村由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蜕变。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选派帮扶干部标兵、安徽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蚌埠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融入农村靠的是——
和村民一起种瓜啃馍
陡沟村曾是蚌埠市最贫困的88个村之一。童俊杰回忆说,全村14个自然庄全是“泥水路”,平地走着像爬山,干净衣服不敢穿,村民看电视要爬到屋顶去转天线。
初到陡沟村,给了童俊杰“当头一棒”。他住在村委会的一间闲置办公室,一到雨天,除了漏雨还停电,没有电视和网络,只能把看过的报纸和书籍翻了再翻。居住条件简陋,童俊杰忍了,让他不能忍的是村民对他的不信任。
村里的一位老人看出了童俊杰的苦恼,在一次与他聊天时,告诉他一个关于“桶”的故事:木匠做了两个精美的桶,一只桶装垃圾,众人躲;另一只桶装水,众人饮。桶都是有用的,为什么受欢迎程度不一样,原因就在于桶里装了什么。童俊杰听后,深受启发。驻村扶贫,只有把村民的需求装在心里,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被村民真正接纳。于是,童俊杰换下皮鞋、穿上布鞋,走出村委会,来到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下地种瓜、一起在树下喝水啃馍。渐渐地,童俊杰与村民们熟悉起来,大家开始跟童俊杰聊最急修路、最盼致富、最怨为民服务不够的事情,童俊杰把这些都一一记在了心里。
整村脱贫靠的是——
带动“懒汉户”影响一大片
转眼到了2015年春耕。一天上午,童俊杰来到贫困户黄纪课家中,只见老黄还躺在床上蒙头睡觉。“别人一早就下地干活了,你咋还睡着?”无论童俊杰怎么喊他,老黄就是不起床、不吱声。
60多岁的老黄,祖辈务农、代际贫困,全家5口人,承包地8亩,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小麦和玉米。老黄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不善与人沟通交流。特别是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老黄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态度更加消极。
眼界窄、动力差,“老黄式贫困”成为村里的典型。“帮助老黄发展产业,实现自力更生脱贫,一定会对其他贫困户和周围农户起到示范作用。”于是,童俊杰每天到黄纪课家走访,时间长了,老黄家养的狗也和童俊杰熟悉起来,但老黄的态度依旧没有转变。
童俊杰笑着说,自己就像一块“牛皮糖”,每天都“赖”在他家里。“老黄,你家门口这块地荒着也是浪费,种点菜可以卖,卖不掉自家也能吃啊”“老黄,你别有负担,有困难我们会帮你解决”……抵不住童俊杰的软磨硬泡,黄纪课随意收拾了五分地的小菜园。随后童俊杰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帮老黄建起了简易大棚,种了秋葵,收获时又联系饭店以每斤13元的价格上门收购。接过现金的时候,老黄激动得手都抖。这下老黄算是彻底服气了,主动找到童俊杰想扩大秋葵种植规模,童俊杰也趁热打铁,帮他建了2个蔬菜大棚,申请了6000元的县级产业发展补助资金,5万元的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现在老黄家有8个蔬菜大棚。2016年,老黄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2018年还当选为固镇县“十佳脱贫示范户”。
看到老黄脱贫了,村里的贫困户都坐不住了,纷纷找到童俊杰。童俊杰扛起责任,为每家每户量身定制脱贫方案,几年来陆续争取到帮扶资金2800万元,改造高标准农田9000余亩,新建了两座60kw光伏电站、300亩采摘园和80亩蔬菜大棚,还在村里建了一个600平米的大米加工扶贫车间,修筑了22公里农村道路,完成改水改电改厕,家家用上自来水,户户通宽带和数字电视。2016年底,陡沟村脱贫出列。2019年底,陡沟村10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4年2万元增至2019年的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
留下好的产业靠的是——
“缠着”能人回乡创业
陡沟村摘掉了贫困帽,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2017年,任期已满的童俊杰本可“功成身退”,可他仍觉得离不开、放不下。“村里一些产业才刚刚起步,我还想带着大家再干3年!”就这样,童俊杰继续扎根在陡沟村。
“下一步该干什么?对标其他村,还有哪些差距?怎样才能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童俊杰思索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本村在上海创业的能人黄计亮返乡探亲,顿时有了思路,也有了再当一次“牛皮糖”的机会。
上门劝说、打电话、发信息……童俊杰缠着黄计亮,并成功劝说黄计亮返乡创业,两人共同创办了安徽省绿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农粮驿站电商扶贫平台,客户不仅能在线下单,还能看到贫困户的具体信息,点对点采购农产品。目前,“农粮驿站”村级站点覆盖到全县18个贫困村,11724户贫困户的农产品信息进入“农粮驿站”网络销售系统。2019年“农粮驿站”销售额达1800万元,带动全县2224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户均增收1920元。
陡沟村贫困户黄保桂通过发展肉鸽养殖,2019年实现脱贫,原本计划趁着今年春节卖个好价钱,不料却因疫情影响导致产品滞销,鸽蛋上线“农粮驿站”后供不应求,挽回经济损失6000元;听说任桥镇薛圩村谷文秀家4万多斤青菜遭遇滞销,通过“农粮驿站”线上销售,一周后,青菜全部销完,挽回经济损失5万多元。疫情期间,“农粮驿站”通过网上下单、定点配送方式,累计帮助全县150余户村民销售蔬菜近10万斤、猪羊肉1200斤、禽类3890只,蛋类3.8万枚,花生粉丝豆皮等4万多斤,总价值60.89万元。“现在,村里有了可持续性发展产业和致富带头人,这样离开陡沟村,我可以放心了。”童俊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