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紫泥村的主导产业造船业,进行新修道路、保障安全、清理河道、移风易俗等方面项目建设,帮助紫泥村发挥产业优势
连日来,龙海市紫泥镇紫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宇都在村里的造船厂奔走忙碌,实地了解厂里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积极协调并帮助船企复工复产。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何宇的休息日屈指可数。提起最近的工作重点,他如数家珍。“绝不能让疫情影响村里的支柱产业,影响到村民的收入”何宇说道。
紫泥村位于九龙江畔,现有村民近3600人,大多数以造船、捕鱼为生,如今村中有大小造船厂23家,是龙海市赫赫有名的“造船长廊”,村民可以足不出村,在村里打工即可致富脱贫。但村里仅有一条不到4米的狭小道路与外界相连,村民日常出行必经邻村溪乾村的村道,且须通过一座年久残旧、已成危桥的水利桥闸,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严重制约村里经济的发展。
破瓶颈,疏通“造血管道”
2017年12月,何宇被漳州市委组织部选派到龙海市紫泥镇紫泥村,成为一名驻村干部。报到第一天,紫泥镇党委书记潘福宝就指着地图提出制约紫泥村发展最大的“瓶颈”——没有一条自己的村道。
“造船厂运输生产资料,货车载重量大、进出次数多,经常在村道发生堵车,时间一久,还影响到沿路村民的房屋安全。”何宇担忧地说,因为村道这个“老大难”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紫泥村村民经常和邻村村民起冲突,堵路、“叫板”“红脸”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邻里和谐。然而,苦于村财薄弱等种种原因,十几年来,道路一直未能修通。
“造船业是紫泥村的主导产业,决不能让一条村道堵住村民致富的‘造血管道’。”为了筹措资金,何宇磨破了嘴皮跑烂了鞋,向漳州市交通、林业部门、龙海市政府等单位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并发动村民踊跃捐款,520万元的道路资金终于筹齐。同时,何宇与村两委一起,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进村入户,积极做通被征地村民的思想工作。2018年3月,新建村道工作正式启动,道路设计1.5公里长、12米宽,在不懈努力下,施工便道已建成,道路两侧绿化也已完成,施工、监理单位也通过招标选出,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今年8月即可全线通车。冲突,堵路、“叫板”“红脸”终于可以不再发生,村主任吴福来如释重负。
抓共建,筑牢“安全屏障”
企业发展,安全第一。作为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的一名干部,何宇深知:守住“安全线”,就是守住发展“生命线”。
“紫泥村船厂多,特种设备多,出海捕鱼渔船多,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何宇说,他在走访调研造船厂时发现,不少企业安全主体意识差,起重机械管理不规范。有一次台风来袭,大型机械倒塌,导致企业直接损失七八十万。经他摸底调查, 每年紫泥村船企发生大小安全生产事故三到五起。
为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何宇利用自身所在的科室管理全漳州市起重机械安全的专业优势,主动与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漳州分院对接合作,积极促进党支部共建。帮助企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逐一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并多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与镇里分管安全的余凤章副镇长一道,不辞辛苦,多次与船厂负责人沟通,做通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保障全村特种设备安全运行。近两年多,紫泥村基本再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促转化,激活“文化力量”
新修道路、保障安全、清理河道、移风易俗……扶贫路上的每一步,何宇走得脚踏实地,稳中求进。转眼已经到了驻村的最后一年,他始终在想,最后还能为紫泥村做点什么,真正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
九龙江流域河网纵横,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舟船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让紫泥人津津乐道的,不是那些有着先进机械化装置和钢筋铁板的超吨位大船,而是木制手工打造的龙舟。
村主任吴福来介绍说:“据史料记载,我们村造船业历史悠久,这里造的船,当年还通过月港走上‘海丝之路’呢!”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动力。紫泥村有着很好的文化积淀,却一直没有把这种文化力量转化为经济效益。”何宇惋惜地说。 最近,何宇废寝忘食地“泡”在村里翻查文献,向村里的老人了解龙舟文化、造船文化和海丝文化。他想通过系统的整理和规划,让百年精湛的技艺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成为紫泥村今后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亮点,得到进一步传承。
“弘扬好舟船文化,让世界知道紫泥曾为海上丝绸之路造过船。组织派我到一线驻村,不是只顾眼前,而是要想长远,谋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何宇说,紫泥村以“造船”兴村,他更希望接下来能够“借船扬帆”,大力弘扬舟船文化,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