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蔡默超:以真心诠释初心 用实干振兴洛滨
2020-06-09 17:1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郑俊珺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舍小家顾大家为村民谋福利,为村财谋转型,带领村民种植黄秋葵作为新型农村经济产业,改善村容村貌,创新“三色卡”管理办法,让疫情防控精细化、精准化

  他是村民心中的“小蔡书记”,和大家相处得就像亲人一样,田间地头都有他与村民嘘寒问暖的背影,村头巷尾都有他替群众排忧解难的身姿;他是村干部口中的“超哥”,从第一书记到省级科技特派员,还是村民拥戴的村监委会主任,不仅能干事,会干事,还很接地气;他是镇领导眼中的“农村娃”,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有担当。他就是福建省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驻龙文区郭坑镇洛滨村的“第一书记”蔡默超。

  为民谋福为己任,产业转型求振兴

  洛滨村位于九龙江北溪和龙津溪交汇之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地理条件优越。谁又能想到2017年12月,蔡默超辞别家中恋恋不舍的妻子和尚未满月的女儿,刚刚来到村里的那刻,呈现的却是另外一组画面。滨村党总支书记郑宝兴坦言:“以前的洛滨村可不是这样子,不仅脏、乱、差,而且由于九龙江北溪水系污染严重,流域内不能再养猪,不能再种蘑菇了,大家伙都不知道干什么好了。”

  “乡村要振兴,没有产业可不行。”蔡默超经过一系列的摸底调研,发现洛滨村仅有耕地面积987亩,人均耕不到5分,严重制约了种植的发展空间,且农业生产方式以粗放的传统种植为主,经济收益差。面对这些困难,蔡默超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村干部、产业能手等多次外出学习,并邀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专家到村考察论证,得出结论“要把洛滨村打造成为具有闽南风情的生态宜居休闲旅游村落,必须发展具有观赏性的高效益经济作物。”最终确定了以黄秋葵作为村里的特色产业。

  然而起步却并不顺利,由于从未接触过这种新品种,加上很多村民多年来都从事蘑菇种植,一时观念很难转变,且心里存在疑虑,不敢轻易尝试种植。蔡默超仍旧不灰心,带领两委干部一边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洛滨村合作社,一边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结合“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先进经营模式,不仅邀请合作社的黄秋葵种植专家下村进行下地实验指导,而且采取村民收成后再支付进口种苗与肥料资金的方式,并且收购有保底价,发动洛滨村党员带头种植30亩黄秋葵。“去年大半年,两亩半的黄秋葵便收成6万多元,比之前瞎种的果蔬要好得多咯。”村民杨炳福兴奋的说。这一下村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盼头,大大提振了大家种植黄秋葵这种新型经济作物的信心,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和扩大种植黄秋葵的行列中。目前洛滨村黄秋葵规模扩大到120亩,每年可为村民带来近300万的纯收益。

  基础配套助增收,宜居宜游促发展

  “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加强,才是老百姓看得到的幸福。”为了解决项目、资金问题,蔡默超经常开着自己那辆弥漫着乡间特有青草和泥土味道的私家车,带着两委干部往各级部门跑。“以前总听说公车私用,如今见到超哥却拿私车公用,再累再难也得跟着冲啊!”村主任郑惠平笑着说。

  短短的三年时间,5千多米长的管道在山上的田地间铺就,100多个水表箱立起,投资55万元的节水灌溉工程(二期),不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0亩,还让周边山地每年每亩增产6000元;投资68万元对村口的212亩土地进行整理,耕地、防洪排涝、灌溉标准全方位提高,并新增了耕地2.36亩;利用群众耕种休息间隙,配合龙文区农业农村局,对村庄的500亩田地进行生物防治,每亩每年可增产约10%;投资80万开展顶口洲护坡工程,拯救周边200亩经常被积水淹没的良田;完成顶口洲、铁路顶、坪顶、山头机耕道的修筑及其护坡防护,洛滨村的机耕道网络不断完善,农机化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

  这三年来,蔡默超深深的扎根在洛滨村,鞋底磨平了,但是村民的家底摸清了;鞋面脏了,但是村里的陈年垃圾扫净了;衣服褶皱了,但是村里的道路修直了;汗水浸湿了前襟,但污水得到了净化;岁月破损了挎包,但是裸房却穿上了新衣;阳光黝黑了皮肤,但是村里的路灯照亮了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蔡默超把“厚着脸皮”“以私谋公”向主管部门漳州市住建局争取来的每一分资金都真正的用到了点上,如今走在洛滨村的街头巷陌,呈现的是一幅赏心悦目的乡村画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一片片生机盎然的长春花,溪水清冽,山水相拥,房前屋后,瓜果飘香,房屋错落,水渠纵横,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出门打工一年回来,感觉都不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这变化也太大了吧!”一直在江苏打工的村民郑文忠回来后吃惊的说道。

  多措并举战疫情,“查严观色”有妙招

  “我们超哥做事不仅有思路,还有方法!”村委郑龙赐自豪的说。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当村里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之时,蔡默超创新举措,推出 “三色卡”,通过不同颜色管理档案,对村民实施分类管理,让疫情防控精细化、精准化。有了这“三色卡”,外通过“严查”来把控,内依靠“观色”来管理,“查严观色”,让疫情防控一目了然,大大减轻了大家身上抗疫的重担。不仅如此,蔡默超还推出“三队三看三劝三帮”措施,通过发动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让病毒无懈可击。三队即用好党员先锋战“疫”队,平安防控劝导队和巾帼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战“疫”队由村里的党员组成,统一佩戴党徽,负责做好“三看”工作,即路口看守,车辆看梢,人员看防,由蔡默超与洛滨村支委轮流带队,放弃家中的温暖,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抗击疫情,成为群众最坚实的后盾;平安防控劝导队由热心的群众,村里的乡贤,小队的队长构成,负责做好“三劝”工作,即聚集劝散、红事劝延、白事劝简;巾帼志愿服务队则由村里的妇女同胞组成,负责做好“三帮”工作,即物资帮购、老弱帮看,手册帮发。蔡默超正是通过这“四个三”筑牢抗疫的钢铁防线,也让党群关系更加的紧密,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

  三年驻村终不悔,只因“失责”泪满襟

  有人问蔡默超3年驻村生活是否有过遗憾,他说:“归家之时看到有哮喘病的母亲那斑白的双鬓,岁月在其皱纹上落下的印痕;2周岁的小女儿咿咿呀呀的随着邻居家的娃误叫我叔叔被4周岁的大女儿无情嘲笑时,不自觉的会有水滴在眼眶充盈。”

  然而蔡默超却不后悔,至打他将“洛水之滨,饮水思源”的牌子在村口竖起的那刻,他的心中也树起了一面鲜红的党旗,“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的道路虽然难走,确是一步一步通往村民的心田。洛滨村的幸福园建起来了,村里的老人老有所依;洛滨村公立幼儿园办起来了,村里的小孩幼有所育;20亩的村民住宅小区即将落地,无数的村民住房有了保障……三年的驻村生活见证了他三年的成长,相信他会继续坚定自己的步伐,用脚步丈量驻村道路,用真情温暖每家每户。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