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微处着手,抓好点滴党建建强支部,抓好点滴关怀完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新品种果蔬种植试验,带动农民增收、村财增收
他是一名高校教师,坚持用仁爱之心诠释为人师表;他又是一名驻村干部,坚持用实干担当誓要脱贫致富。为积极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号召,汪永贵于2017年从美丽校园来到偏远山村——平和县霞寨镇五美村,投身农村广阔天地,自觉践行党员初心,通过“夯实脱贫保障、打牢脱贫基础、注入脱贫活力、增强脱贫后劲、提高脱贫成效”等脱贫致富组合拳,做一名扶贫助困路上的梦田农夫。
点滴党建筑堡垒,搭好梦田帐篷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五美村位于平和县霞寨镇西北部,距离镇区18公里,从镇区到村里开车就要半个小时,属偏远山区村。汪永贵深知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一个人干是肯定不行的,只有把村“两委”和支部建强,才有可能推动其他工作顺利开展。但人才从哪里来呢?他挨家挨户登门拜访,一遍又一遍动员返乡大学生参与到村里的工作中来。在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2名大学生成功当选村干部,为村里注入了新鲜血液。队伍起来了,如何发挥党员的作用又成了他日夜思索的事情。经过反复分析,他认为党员之所以战斗力不强,关键是没有一个适合他们发挥特长的平台。于是党员爱心服务代办点、党员爱心理发室、党员环境美化责任岗、党员脱贫攻坚带头岗、党员邻里和谐服务队等开始设立起来。这些做法为党员搭建了为民服务的平台,极大激发了党员活力,帮助群众解决了许多身边“点滴”问题,构建了“环境优美一点、生活方便一点、收入增加一点、党性教育多样一点、幸福感强一点”的乡村党建新格局。党员爱心服务代办点在此次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挥了很大作用,支部为村民代购生产生活物资送货到家,让村民少出门待得住,降低了与外界病毒接触的风险。渐渐地,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得到了改善,成为了群众可以信赖的支部。
点滴关怀解民需,播好梦田良种
汪永贵刚驻村时,村道太小、村部破烂、没有公厕、没有路灯、没有网络是村民最常和他反映的问题。他一一记在心里、逐件落实到行动上。通过积极向派驻单位和挂钩帮扶部门争取资金,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完成20多项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了村庄面貌,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五美村,道路扩宽了,村部修缮了、公厕建好了、路灯亮了、网络通了,村民一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
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五美村最让他牵挂的当属困难群众。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41人,致贫原因各异。他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根据派出单位的特有资源,他将实习支教老师与贫困户在读子女进行对接,实施一对一教育精准帮扶,帮助贫困户填报高考志愿;他向贫困户推介就业信息,帮助11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成功就业,年均增收10000多元;他帮助贫困户建新房安装楼梯护栏,确保住房安全;他向贫困户宣传医疗保障政策,帮助协调医保报销事宜;他积极联系企业,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疫情期间挨家挨户摸排,帮助贫困户争取资金补助、送上口罩、大米等防护和生活物资……截止目前,全村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在扶贫路上一路前行,他头顶着风霜、脚踩在泥地里,心中装满了真情。
点滴改革促增收,育好梦田美果
“村里抛荒的土地,汪书记帮忙流转出去了,我们可以在家门口打工,增加了不少收入。”村民黄江南感动的说道。
五美村村民以种植蜜柚为主,虽然村里空气好、水质好,但是高海拔、低温度、多雾水的气候环境条件,让村里的蜜柚成熟晚、质量差,收益并不好。汪永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驻村期间,他时常和村民一起到蜜柚园,从施肥、剪枝、喷药、采摘,每道农活他都动手干一遍,只有亲自经历,才能发现真实的问题。他还多次邀请多位专家和企业家到村里收集气象数据和水质土壤样本反复论证。最终,他采纳了专家的建议:对适宜蜜柚生长的地块进行品种改良,对高海拔地块进行退果还林还茶,进行新品种果蔬种植试验。新品种果蔬种植试验基地外包给1家漳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他们的新理念新技术将基地管好做大。基地吸收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就近打工数百余人次,增加村财收入近3万元。他将村里荒弃的土地流转出去,帮助村民增加收入2万多元。他还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贫困户)”的合作模式,筹集资金入股公司获取保底收益分红,增加村财收入约7万元。再加上光伏发电、旧村复垦等项目,每年增加村财收入20多万元,极大地增强了村“两委”干事创业的信心,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后劲,提振了村民创收增收的精气神。
“脱贫是村里最大的期盼,扶贫是我最大的事情,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汪永贵就像一名梦田农夫一样,用他手中的“锄头”种下“点滴”希望,一步一步地帮助五美村实现脱贫梦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