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圆“安居梦”筑“幸福家”暖“百姓心”
2020-03-31 10:5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罗骐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自“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实施以来,松桃县团山社区安置点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在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力量创建服务品牌,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促搬迁群众既能“搬得出”又能“稳得住、能致富”,真正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搭建群众思想引领“感恩桥”,建奋进之家。团山社区安置点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设立综合服务办公室、“三地”服务中心、“三就”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两办四中心”。选派工作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1名优秀党组织书记、5名社区党支部委员、8名社区干部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开展工作,保障社区干部工作待遇,实现安置点党建工作全覆盖,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社区党支部依托安置点“工青妇”职工之家、新时代工人讲习所、社区微信群等各种阵地,积极组织社区干部及群众召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座谈会,运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引导搬迁群众培育家国情怀,引领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到搬迁群众中。目前,社区党支部会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了工会维权、“巾帼大宣讲”“希望工程伴读活动”中秋大手拉小手等活动10余次,1200余人参加了活动。社区党支部积极组织工会开展“工青妇”文化宣传,引导有劳动力群众积极入会,在工会的家庭里,大家拧成一股绳,切实维护自身利益。目前,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通过工会文化宣传,团山工会共计入会会员360人,有效提升搬迁群众的权益保障意识。采取“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促党建”的形式,通过社区党支部把关,工青妇积极把搬迁群众中有较高思想觉悟、有代表性的能人、优秀人才积极推荐入党,鼓励优秀人才加入安置点志愿服务队伍,推动群众工作群众做。目前,团山社区工青妇服务中心向社区党支部推荐了2名优秀人才加入中国共产党。

  搭建群众创业就业“致富桥”,建幸福之家。聚焦安置点的就业需求,深入实施“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劳务协作站(点)作用,通过工青妇“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积极整合资源,积极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对安置点搬迁群众实行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留雁行动”“春风行动”,积极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就业创业。目前,该社区开展“三女培训”“汽修班”“育婴班”等培训22期2470余人。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招聘会做好外省就业劳动力输送工作,解决群众就业200余人次。社区党支部立足“居家发展”,积极开发弹性岗位,探索设立易地扶贫安置点脱贫车间,打造工青妇脱贫示范基地,努力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团山社区安置点建立了工青妇脱贫示范基地,成立扶贫车间2家,引导80余人参与开荒,打造300亩“微型农田”,采取“社区+农户+产业”模式,发展微产业,帮助安置点就业群众解决后顾之忧。

  搭建群众排忧解难“连心桥”,创建温暖之家。社区党组织积极整合各类力量组织开展困难帮扶行动、助学圆梦行动、健康助力行动,及时解决群众生活难题,在安置点开展各种爱心捐赠、走访慰问、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团山工青妇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儿,孤儿50余人。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党支部组织动员干部、志愿者及群众70余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提供疫情物资保障,为抗疫工作捐款捐物约2700余元。整合“工会金秋助学”“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等助学项目帮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学生62人,资助金额31万元。推进“社区两委—楼栋长—搬迁户”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全过程、全领域、全链条闭合式服务。健全社区安置点基层党组织体系和优化服务功能,团山安置点充分发挥“工青妇”桥梁纽带作用,挂牌成立了团山社区工青妇“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和“新市民追梦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站,建立新市民“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追梦书屋”“劳动者服务驿站”“希望工程陪伴行动”希望小课堂、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打造了“四点半课堂”,成立了工青妇脱贫示范基地,建了楼下“巧工坊”(锦绣坊),加盟“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建立产业扶贫车间,完成打造300亩“微型田园”。通过“四点半课堂”,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目前,开展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为38名留守儿童建立管理档案,开展“四点半课堂”“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累计59期,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坚持每天义护送社区小学生上学。积极开展“童伴妈妈”“儿童快乐家园”等项目申报工作。

  搭建群众权益维护“平安桥”,创建和谐之家。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党建工作清单,从强化政治功能、建强党员队伍、加强社会治理、强化工作保障四个方面,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五分钟到位、十分抓落实、百分百满意”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团山社区安置点党组织不断加强领导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三八”维权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5国际家庭日等法定节假日,从社区党支部统筹,家庭入手,在安置点开展维权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物品、开展维权知识讲座、播放法制宣传片等形式,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目前,开展婚姻家事法律讲座2期150余人参加,通过以案释法、以案说法,向妇女群众传播维权知识,有效提高了安置点妇女法律知识和群众维权意识。整合工青妇和社会力量,成立“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进一步畅通安置点群众权益侵害述求渠道,依法做好维权工作,累计化解家庭矛盾纠纷6起。积极推进劳动争议、邻里纠纷、小额债务等矛盾多元化解模式,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跟踪服务工作,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为载体,广泛走访职工家庭,充分利用心理疏导室,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为搬迁群众提供情绪疏导、感情引导、心里辅导等服务,帮助群众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减轻压力。组建了巾帼文艺宣传队,坚持每天组织安置点妇女群众开展跳舞等群众喜闻乐见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丰富生活。

  搭建群众意识培养“融合桥”,创建文明之家。整合项目资源,设立新市民“追梦”书屋,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组织安置点少年儿童开展读书、研学、科普等活动,不断提高安置点群众文化素质。围绕“八个一”,开展系列活动,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带头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使搬迁户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目前,在团山社区设立新市民“追梦”书屋,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开展“卫生之家”示范户评选,为10户示范户发放生活卫生物品奖励。建立“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聘请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老师7人,每周开课2次,采取“苗汉”双语模式开课。优秀的家教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为帮助安置点群众转变育儿教子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工青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1期80余人参加。建立安置点评先评优常态化机制,以家风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宣传活动。目前,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1次,对57户家庭进行了公开表彰。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