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畴县瓦厂村第一书记巩宸宇:扶贫路上,不怕苦不惧险
2019-07-05 09:4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2017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在读博士、检察日报社编辑巩宸宇来到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一边扶贫,一边记录,至今写下130多篇、20余万字的驻村日记。

  今年4月底,贫困人口曾经超过全村三分之一的瓦厂村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4%。巩宸宇说,这是全体干群努力的结果。他在日记里记下了身边很多扶贫干部的事迹,见证了他们一路走来的激情和艰辛。本报从中节选3篇,以飨读者。

 

山路湿滑,驻村工作队伍吴俊用绳子自制汽车“防滑链

 

  夜晚,穿过森林下组宣讲

  2017年7月31日晚,驻村第三天。我和驻村队员大富、村委会副主任老谢,前往偏僻的新寨、八角箐等小组宣讲惠农政策。考虑到白天村民们都要下地忙农活,所以,宣讲只能选择晚上进行。

  新寨、八角箐是瓦厂村路最难走的两个组,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尤其是去新寨小组的路,如果天气不好,就只能坐车到瓦厂或李子坪村小组,再步行穿过一片原始森林和杂草路才能到达,需要两小时左右。为防止我们的车子掉进山沟里,村民帮我们用麻绳制作了简易防滑链,且将麻绳系成死结。

  晚饭后从村委会开车出发,一路走一路揪着心,想想一会儿夜深了,还要沿着随时可能塌方的山路往回赶,说不害怕那是自欺欺人。

  山路比车身宽不了多少,身旁就是万丈深渊。一路上由于下雨造成的塌方点,多得数不过来,“车陷进沟里没事,最多车出不来,费点人力抬下就是了;万一,车掉下悬崖,人可就再爬不起来了。哈哈哈哈!”我们一路上开着玩笑,相互壮胆。

  终于,车开到过不去的地方了,只能步行。“不要开手电筒,省着电,一会下山还要用,回来的路还长着呢!”同行的村干部们经验都很丰富。而我,关了手电筒之后,平生第一次那么近地看到萤火虫,忧心之余又平添了几分兴奋。

  终于到了目的地,政策宣讲效果很好。会议结束后,乡亲们一再挽留,希望我们住一晚再走。“走夜路,不安全!”但我们一想,明天还有其他工作,仍坚持匆匆上路了。

  夜里11点40分,我们顺着早年村民在悬崖上凿出来的“土路”,手摸着山壁,一步一步向下挪。

  凌晨时分,终于走到汽车跟前了,真好!

  回去的路上,夜色很黑很黑,除了前排能看到两只大灯,坐在后排的我,什么也看不到。当然看不到车外的万丈悬崖,心里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但还是出现了一点小意外,车轮陷进了一条水沟,进退两难。司机不敢加油门,只好让一车人下车,大家共同使劲推车。终于出来了,继续出发!

 

2017年8月11日一早,被困大山里的谢朝恩在村民帮助下推车下山

 

  骑摩托走访,被困大山一夜

  2017年8月10日下午2点,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不由担心起来:驻村工作队的几个小组都在外走访。

  突然,手机在桌子上震动起来,我赶紧划开屏幕,只见微信群里传来几张山体滑坡的照片,几秒种后,几张摩托车倒在山沟里的照片也传了过来。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大家纷纷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终于,村干部小李哥在群里回话了:“车翻到路坎下了,所幸人没有大碍。”最高检挂职西畴县委副书记时磊随即回复:“修车钱我来解决,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几分钟后,小李哥重新开始入户调查,他在群里上传了自己入户调查的照片。

  扶贫工作队原计划晚上开会,因为几名队员被困山中,被迫推迟到第二天。夜里10点,微信群里又发来一条信息,“谢朝恩汇报:我的摩托被困大山,无法回家,希望明天的阳光能照到此地。”

  是啊,每一名扶贫干部都在用生命去扶贫,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愿明天的阳光能照到此地,让我们的队员安全回家。

  8月11日一早,被困大山一夜的谢朝恩在村民的帮助下,终于安全下山。谢朝恩脱险后在微信群里说:“扶贫干部的路虽然难走,但终究有路可走。但如果我们不上山、不涉险,那老百姓就真的无路可走了!”

 

 

 

  险峻山路上,刹车突然失灵

  前两天,和驻村工作队员吴俊聊天。1982年出生的他有两个孩子,由妻子带着住在文山。说到孩子,他兴奋地告诉我,大儿子5岁,小儿子2岁多。由于工作原因,他半个月左右回家一次。

  说到这,他点起一支烟,眼睛里有些故事。2016年9月,接到家里电话,说是小二子快要出生了,让他回家看看。他说,自己那一刻多想飞回到妻子身边,见证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可没想到,驻村工作一忙起来,就是好多天。当他终于回到家时,小儿子已经出生7天了。他说,没能陪在妻子身边见证小儿子出生,是他最遗憾的一件事。

  吴俊有个独特的爱好——研究汽车。“就像女孩子喜欢包包,男人嘛,就应该喜欢车。”他不仅喜欢开车,还热衷学习驾驶技巧和理论知识,还热爱看电视上的野外探险类节目。还别说,这些知识关键时候还真管用。

  有一次,吴俊开车带着队员们下村,经过一段很险峻的路段时,刹车突然失灵了,“我当时很害怕,但第一时间想到,不能告诉车上的其他同事。万一惊恐之下,他们跳车或做出一些下意识的危险行为,后果更不堪设想。”路上的大小石头较多,吴俊想起电视节目里介绍过,可以运用凸起的石头降低车速,调整方向。于是,开到一个“T”字路口,当车头直对着山崖滑下去的危急时刻,吴俊决定冒险一试。他先是不断将车身向山体腹部挤蹭,然后想方设法碾压路上每一块石头,让车减速,在车头过了“T”字路口转角后,迅速拉下手刹、打转向,车尾顺势一扫,后车轮压着悬崖边,来了一个几乎180度的甩尾,稳稳停在另一条山路上。他说,事后想想,当时自己的表现,就像电影里那些漂移镜头一样,很帅。但他真的不想经历第二回!

  驻村工作虽然经历了很多惊险时刻,吴俊还是很感谢这段经历,“村里第一条水泥路是2013年才修通的,很短的一条。现在,村委会周边的路陆续修了起来,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我们站在村委会二楼,看着屋前湍急的河水,畅想着瓦厂的未来。

  今年7月,我就将期满离开瓦厂。按照规划,数年后,瓦厂村可能已是富裕村、民俗旅游胜地。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大概不会知道,有一年,有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曾在这里欢笑、落泪、为之奋斗!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