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
2019-10-08 10:15: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程秋生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出生在古城苏州一条幽深狭窄的弄堂里。小时候,我总在想,为什么我家住的弄堂又窄又长?长大后我参军,在军旅中度过二十六个春秋。读书多了,见识也变多。原来,近现代的很多大家,都曾居住在古城一条条弄堂之中。

  我清楚地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次回家看到的弄堂依然是密密麻麻,幽深漫长,而进进出出的,除了自行车,就是人力车。七十年代中期,我拖儿带女返回故里时,仍然住进弄堂之中。1976年隆冬,我儿深夜高烧。窄长幽深的弄堂救护车无法进入。正当我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妻子突然提醒我:“快去建筑工地找辆手推车吧!”还好,在工地上借到一辆手推车,然后赶紧把儿子推到医院。后来,每每想起当年如此不便,我总会感慨不已。

  现在,古城早已今非昔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连我这个“老苏州”也是半熟悉半陌生了。一天,女儿对我说:“老爸,您年岁大了,对新事物了解不多,您现在外出看看,保您能看到很多新变化!”

  在女儿的一再鼓励下,我终于离开久住的弄堂,从东到西、由南而北地看了好几天。不看不知道,看了吃一惊。

  先说说马路的变化吧。东西南北都建造了通衢大道,两车道、四车道比比皆是,环城高架密如蛛网,离家咫尺之距就有公交车站点,地铁站也不远。倘若有急事,路边打车也很方便,手机叫车更是一呼就到。

  往东瞧瞧吧,已有二十五年历史的工业园区,早已高楼林立,四通八达。这里有“东方之门”摩天大楼,有金鸡湖畔的秀美景色,有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多所尖端科研机构以及高等学府。再朝西看去,是大名鼎鼎的高新区。知名企业、研究院所云集于此,大型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此外还建造了两条有轨电车线路。往北瞅,阳澄湖的美景使人陶醉。向南瞧,碧螺春茶香弥漫,太湖风光尽收眼底。而最令人惊讶的是,乡乡通公路,村村有公交,每个镇、村都可到达。

  新中国的壮丽七十年是有目共睹的,而改革开放给小小弄堂带来的变化更是惊人的。尽管弄堂还是那条弄堂,但可喜的是,它们已与宽阔的马路相连,和秀美的中心花园相依,家门口的社区巴士可以通往四面八方。从此,何愁弄堂不便?何愁出门困难?居住在弄堂深处的老人们,也可以乘地铁、坐公交漫游古城。

  古城苏州巨大的喜人的变化,生动地证实了一个真理: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人民的好日子,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

  

  绽放

  阿炉·芦根

  听彝家岗的老一辈人讲,百年前,几个彝族人来到这山岙。他们把珍藏的土豆种子植入厚土,过起与土豆相依的日子,于是,四邻八乡亲切地称呼彝家岗为土豆岗,称呼这里的娃娃们为“小土豆”。

  1978年,我成为彝家岗第四代“小土豆”之一。

  年幼的我跟随大人们重复着在土豆上摸爬滚打的生活。“山外面精彩得很呐!”说话的是易老师,他是最早上彝家岗的汉族人之一。易老师对我们说,要学文化哦,要改变命运才得行。“学文化干啥子呐?改变命运整啥子?”我们问。易老师问我们想不想吃好的、穿好的,想不想给阿爸买烟斗,给阿妈买围巾。我们跳起高呼,“想!”

  几年后的一天,我们彝家岗的五枚“小土豆”下山求学。

  初为学子,学校里最先撞击我心灵的,是高直的竹竿挑起的那面五星红旗。面对它,我不禁屏息凝气,站直腰身。“村小筹建十多年来,第一次飞进来彝家的‘小山鹰’呢。”我们排成排,接受最热烈的掌声。从趴伏土窝的“小土豆”到展翅天空的“小山鹰”,是一种命运的改变。

  一年又一年,土豆播种又收获,我们的学校由木房变成砖房,崭新的五星红旗高扬于锃亮的铁旗杆上。我们的学业也在一点一点进步。

  1995年,我们五个彝族学生中的三人被县民族中学录取。来到县城,我们第一次看见高楼,第一次走上水泥面的操场,第一次看见雄伟的升旗台,心潮澎湃。

  回想来路,彝汉同学相处的一幕幕,始终铭刻于心。我的同桌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教我汉语,我们彝族学生则把学会的汉语翻译成彝语,教给汉族同学。

  2014年起,我作为扶贫干部,投身到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当中。所到之处,一座座敞亮的民居格外夺目,一声声充满幸福感的乡音格外悦耳。一次下乡,巧遇已退休的易老师。他说现在彝区乡下不比城里差。他领我走着,停下来,手一指,一块“彝家岗土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牌子高挂。易老师告诉我,“现在,‘土豆岗’成了万亩土豆基地呢,家家有份。”说话间,他回乡创业的儿子儿媳请我们进门入座,“彝家岗土豆全席”就要上桌了。

  我这枚曾经的“小土豆”很是感慨。多年来,彝家岗的“小土豆”们满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经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引领,成为展翅天空的“小山鹰”。他们终于绽放,开启崭新的人生道路。

  

  滋润

  于保月

  “一定要设计个专门的衣帽间!”最近,家里买了一套大房子。装修设计时,爱人和孩子异口同声地提出这一要求。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想法。现在家家户户各种衣服繁多,存放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儿。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我,看着如今满大街让人眼花缭乱的漂亮衣服,总也忘不了小时候穿“补丁衣”的情景。那时,人们生活普遍不富裕,能够穿件新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家里孩子多的,哥哥姐姐穿破了,改改再给弟弟妹妹穿,最后实在不能穿了,还要把有用的布料剪下来留着备用。

  如今,人们的衣服再也不见补丁,而且时时换新衣服。因此,家里的旧衣服越来越多,有更大的存放空间,成了人们生活新的需求。

  奶奶已经一百多岁了,别看她年纪大了,对穿衣却越来越讲究。每到换季时,我们晚辈总是抢着给老人置办新衣裳。每次看到我们送来的新衣服,老人总会一遍遍地拿在手里欣赏,脸上的皱纹仿佛笑开了花儿。

  与奶奶一样,现在的老年人穿着越来越年轻。公园里,每天早晚都有老年人唱歌跳舞锻炼身体,衣服的样式和颜色一点也不逊于年轻人,他们的精神状态让人羡慕。

  现在,家人到商场买衣服往往是千挑万选,对于陪同的我来说,这是一件“累并快乐着”的事儿。新衣服越来越多,即使这样,有时候出门或远行,爱人和孩子还会站在衣柜前犹豫:“穿哪件好?”真是“幸福的烦恼”。每当这些时候,我便打心眼里感到甜美滋润。

  服装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形象地记录着中国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如今,人们不仅是不愁穿衣,个性化、品牌化、定制化的服装,更铆着劲满足你的喜好。创新设计,量身定做,贴心服务,让穿着越来越有范儿,让日子越来越有样儿。

  好日子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上,更体现在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儿上——未来的日子,一定更美好!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