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藏区·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村:幸福就像那长江水
2019-09-03 15:0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习近平

  “金秋八月的那一天,您神采奕奕地来到长江源,深情望着中华水塔,坚定的信念永不变,守护长江源,嘱托在心间,一江清水向东流,实现您的大期盼!”

  每天清晨,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南郊的长江源生态移民村漂亮的文化广场上,一首《情系长江源》歌曲响彻天空。

  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拔近3000米的长江源村,看望这里的藏族同胞,共话幸福生活。雪白的哈达、盛满麦粒与青稞的切玛、清香扑鼻的青稞酒,在“扎西德勒”的问候声中,长江源村的村民们用最尊贵的礼仪,将吉祥如意的祝福献给总书记。

  三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这座高原上的小村庄,村民们说,我们把象征吉祥如意的哈达献给了总书记,总书记给我们村庄带来了幸福安康。

  老人们说——“搬出来,跟党走,日子就会甜!”

  村里的老人总念叨,长江源村现在并不在“长江源”。

  “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它就流淌在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在蒙古语里,“唐古拉”的意思是“雄鹰飞不过的地方”,那片海拔近5000米的高寒草原,是斑头雁、藏野驴、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繁衍栖息地,孕育了众多的珍稀动植物。潺潺的溪流沿着冰川汇聚在雪山脚下,是长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沱沱河畔的唐古拉山镇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乡镇,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乡镇,这里草场资源丰富,人均占有草场都在万亩以上。牧民们世代牧马放羊,过着艰苦而平静的生活。

  “长江源村”距离唐古拉山镇400多公里。当长江源村的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更尕南杰抬头仰望时,云朵依旧高远洁白,但那曾经熟悉的雪山、冰川、草原已经远非他目力所能及。

  2004年11月,唐古拉山镇已是冰雪天地。镇上6个行政村的128户407名牧民,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挥别世代放牧居住的草原,来到了现在的长江源村定居点——格尔木市南郊。牧民们开始了山上禁牧、保护生态,山下创业、融入城市的新生活。把那颗曾经豪迈奔放的草原之心,安放在喧哗热闹的新家园。

  “说不想念草原,那是假的。”如今已经65岁的长江源村村民申格回忆,2016年8月22日,总书记走进他移民居住的藏式民居,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总书记懂得我们牧民的心啊,草原就是我们的命根子。”

  “我告诉习总书记,生态移民之前,我们住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那里海拔4700多米,住帐篷、睡地上、烧牛粪。搬迁后,住上了国家给盖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也齐全了。党的政策特别好,生活已经好了,提前圆梦了。总书记高兴地说,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希望你们健康长寿。”

  更尕南杰是带着128户牧民从唐古拉山走下来的带头人,回忆起长江源村人刚刚走下草原的生活,他五味杂陈:“藏族谚语说‘是甜是苦,尝过的人明白;是远是近,走过的人明白’,我们这代人从祖父的祖父就生活在草原上,草原就是我们的母亲。离开了草原,我们的心里空落落的。搬下来,我们吃啥、喝啥、又不会打工、跟城里人能不能说得上话,大家心里都没底。”可更尕南杰记得,他代表唐古拉山镇的干部去给牧民做工作,告诉牧民要生态搬迁,为三江源留出一片净土的时候,“户户心里犯难,可没有一家反对。”

  收起帐篷,卖掉了牛和羊,翻越昆仑山,跋涉400多公里,从唐古拉山上搬了下来,128户牧民有着最朴素的信仰,风雪来时,是党和政府送来饲草,帮助我们救出被困的牛羊;伤病来时,是党和政府派车子接我们下山医治——搬出来,跟党走,日子就会甜!

  2004年刚建好的长江源村还没有通路,“车子开不过来,大家从公路边下了车,扛着行李走,脚上都是土”,看到一排排还没来得及粉刷墙壁的房子时,牧民群众把东西卸下,拍拍身上的尘土,更尕南杰招呼大家:“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了。”

  搬下来的日子过得确实越来越甜了。很快,村子建起了民族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公交车站。申格的妻子子布在高原上患上的风湿病、心脏病都得到了有效地治疗,孙子在家门口的长江源小学上了学,不用再像当年自己的儿子那样,寄宿在几百公里外的亲戚家读书了。申格学了一些简单的普通话,在格尔木当建筑工人,用不高的收入把4个孩子拉扯大。

  2012年,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如今,申格一家每年能拿到6万元的奖补资金,再加上每人5600元的困难补助,以及每户3000元的燃料补助金,生活完全不用发愁。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带领孩子们度过了搬迁下山最困难的时期。

  年轻人说——“总书记来了,好日子有奔头了!”

  尽管搬离长江源已近15个年头,闹布桑周仍然很怀念自己长大的地方:“经常回山上看看,每次回去都要在沱沱河边静静地待一会儿。如今,山上的草长得更好了,水也干净了。我们的搬迁是值得的。”2018年,格尔木市重点监测的唐古拉山镇草原植被覆盖度为42%,比上年增加1.51%,植物种类也增多了。

  一口手把肉、一口糌粑,再就一口奶茶,这些依旧是40多岁的村监督委员小马家最习惯的传统藏族吃食。小马告诉记者,“小时候读书,没办法只能寄养在镇上,一学期都回不了一次家。实在不习惯离开家的生活,干脆扔了课本,拿起羊鞭,放牧去了。”

  搬进长江源村后,小马和妹妹小羊参加了乡镇组织的语言培训和就业培训,丈夫白巴次仁以前在那曲加油站工作,因身体原因回到长江源村,在格尔木市的驾校做教练。白巴次仁说起今年参加高考的儿子:“国家政策好,他上学就再没有发愁过,初中高中都是在内地上的,高考成绩也不错,等着上大学。只是我们兜里的钱一直不多,没给孩子从小报个学习班、兴趣班什么的。”

  今年34岁的长江源村村主任扎西达娃,搬迁的时候才19岁。近15年的光阴,很多当初从草原搬下来的牧区少年像扎西达娃一样长大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们从小在草原上长大,没有受到过和城里孩子一样好的教育,只能靠外出打工为生。他们不时地回想起曾经草原上自由自在的日子,一边为生活奔波忙碌,一边努力融入城市。

  扎西达娃觉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源村后,村里的变化快了,日子的奔头也多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源村调研时强调,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为让长江源村人真正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完善的公共服务,格尔木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400多万元用于改造水管网建设、180万元用于民族特色大门和文化长廊建设、总投资1200多万元的卫生院、幼儿园配套基础设施、长江源学校维修改造等项目,使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先后建起的集贸市场、长江源村牛羊育肥基地,不但丰富和优化了村民的购物环境,也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的人回到村里,一边建设家园,一边守着家门口创业。

  45岁的闹布桑周搬下山后,倒卖过牛羊,做过生意,还当过草原管护员,定期巡查草原、捡拾垃圾。在外闯荡一番后,2017年他当选了村支委组织委员,每天按时上班,为村民服务。

  “村子越来越漂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村里做客,大家的生活更好了。”闹布桑周说。

  走在长江源村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家里铺上藏式的花毯,家具上都描绘着藏式的花纹,再搭上一个阳光房,让阳光暖暖地照进家里,也暖暖地照在长江源村村民心上,阿妈们比在草原上更爱笑爱说了。

  2019年7月2日,80岁的老党员才布旦早早地在敬老院门口张望。每逢“七一”、春节、重阳等节日,长江源村党支部的年轻党员们都会到镇敬老院陪她一起度过。现在,长江源村成了“明星村”,很多党支部都到这里来开展活动,村党支部只好把看望才布旦的时间推迟了一天。“希望村党支部继续带领村民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把长江源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足。”

  草原上的风物,一些改变了,一些却留了下来。长江源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来的人络绎不绝。浓烈的民族风情,让休闲旅游成为长江源村下一步发展的亮点。村里开办了农家乐,还组建了一支舞蹈队,逢年过节就去市里表演藏族舞蹈。

  “为了打造集藏式餐饮、产品展销、宾馆住宿、生态保护教育、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项目,长江源村民俗风情园正热火朝天地建设着。”村支部书记才让昂毛说。

  更尕南杰感慨地说:“现在国家给的补助一天比一天多,牧民们劳务输出赚的钱也比以前多,收入越来越高。村民都有了医保,也有了养老保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孩子们说——“等我长大了,把长江源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7月1日是党的生日,也是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小学每周一次升国旗的日子。全校师生集中在操场上,庄严地注视着国旗缓缓升起。

  长江源民族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唐古拉山完全小学,1985年更名为唐古拉山乡希望小学,2006年3月搬迁至长江源村。

  索南扎西1987年从唐古拉山乡希望小学毕业,1994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回校任教。他告诉记者,以前的教学设施太简易了,在破旧的教室里老师主要靠黑板和课本给学生上课,也没有音乐、美术课。搬下山后,投影仪、录播室、语音教育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家庭能够随时互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以前在草原上,牧民住得分散,离学校也远,家里的大人要照顾牛羊,孩子的生活、学习全都要靠老师。很多学生想家就跑回去再不来上学了,连小学都毕不了业。现在学校离得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重视起来。学校还设立了定期家访制度,开学时,班主任要登记学生家长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以便经常与家长沟通。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水平不断壮大和提高。”长江源民族小学教务处主任万么南杰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共有教职工30人,其中20多人都是2006年以后,通过当地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招聘考试分配而来,学历基本在本科以上。而他本人是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后,主动到长江源村来任教的。

  如今,随着格尔木市牧民定居点在长江源村周边兴建,定居点上的孩子们也来长江源村民族小学上学,学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卓玛吉今年13岁,在长江源民族小学上五年级,是唐古拉山镇土生土长的小姑娘。“我上学之前,一直在牧区生活。一年级开始,家就搬到了这里,阿爸出去打工,阿妈留在家里照顾。”卓玛吉说。

  同样上五年级的尕玛扎西是学校的升旗手,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在格尔木市民族中学读初一和初二。爷爷奶奶和阿妈一边开茶馆,一边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格尔木市郊的长江源村,正在一点点地融入这个城市,城市的触角,正源源不断地把资源、知识、信息注入这个村子。15年的建村史,是一部三代人的心灵变迁史。高山、草原、牛羊已经和他们渐行渐远,可是对故土依恋的情怀,藏族人民的精神图腾,仍深深地镌刻在他们心中。

  “等我长大了,要把长江源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美丽的草原,和我一起保护它。”尕玛扎西认真地说。

  长江源村村民保护生态环境付出的努力,已经收到了成效。2018年7月发布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显示,2005年以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得到遏制,湿地面积增加,植被生态状况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趋势减缓且完整性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13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完成后,林草生态系统年均水源涵养量比工程实施前增加了15.60%,与2004年相比,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年均向下游多输出58亿立方米的优质水。

  如今的长江源村,已由当初的128户407人,发展到247户572人,全村501万亩草场已实现全部禁牧。长江源村现在有172名草原生态管护员、3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全面覆盖了禁牧区域。

  搬下来、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长江源村的村民始终坚信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说的话:“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