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农村地区的实践
2019-07-22 10:48: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帅杰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7月1日起,上海市正式实施强制垃圾分类。一时间,“你是什么垃圾?”成了上海人见面的寒暄之语,“上海人民被垃圾分类逼疯了”等文章刷爆朋友圈……而在远离市区、以农村地区为主的上海市崇明区却是另一道风景:居民把垃圾分类投放在家门口的垃圾桶里,早上村里的保洁员上门收集后运到村旁的垃圾箱房,乡里的干、湿垃圾运输车一日两次来清运,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早在2016年,崇明区就在横沙乡开展全域生活垃圾分类试点;2017年底,这个上海偏远郊区已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截至目前,崇明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已达100%,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达90%以上。

 

  从村民的角度出发,让“最困难的简单工作”不再困难

  破解生活垃圾处理难题,“源头分类是最难的环节。”崇明区垃圾分类推进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坦言,分类处置、分类运输等环节可以用制度来保证,但老百姓家中的事,只能依靠宣传引导,逐步提高百姓自愿分类的意识。

  在推行垃圾分类之初,崇明区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了一个“土办法”:将村民家中的垃圾简单分为“可烂”(湿垃圾)、“不可烂”(干垃圾),其中“不可烂”又分为能卖、不能卖。办法简单易懂,村民一目了然。

  一旦村民们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美好生活,自然就会支持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走在港沿镇鲁玙村第7生产队,只见家家窗明几净、户户干净整洁,村里的硬化路上不见一片纸屑,房前屋后用篱笆围了起来,里面种着瓜果蔬菜或各式花草,房屋的墙上绘着各种田园风光,村民还给自己的家园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一里邻家。村民徐勇告诉记者:“变化是从推行垃圾分类开始的,垃圾分类后,垃圾少了、村庄变干净了,每个人都很高兴。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更愿意主动分类、维护好自己的家园。”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2016年,横沙乡准备在新春村附近建造一座湿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全乡的湿垃圾。因担心湿垃圾中剩饭剩菜、残渣等产生难闻的气味,新春村村民一直强烈反对修建中转站。横沙乡多次与村民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村民的意见建议,据横沙乡市政市容环境事务所所长耿康喜介绍:“最后,市政市容环境事务所与村民签订协议,如果中转站建成后垃圾处置的结果让村民不满意,中转站就得搬走。”

  针对村民担心的废水、废气等,中转站专门配备了废水、废气的处置设备。设备配齐后,市政市容环境事务所便邀请附近村民参观,让他们亲眼看一看湿垃圾处置的整个过程。站里不仅没有异味,甚至连蚊蝇都看不到。同时,委托上海环境院等专业机构定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及时向村民公布。由此,村民们彻底站在了支持的一边。站在废水处理设备一旁的小池塘边,耿康喜说:“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多用来清洗街道和车辆,多余的水会排放到这个小池塘,池塘里养有金鱼,从金鱼的状态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废水处理得好不好。你看这些金鱼游得多欢快啊!”

  推行垃圾分类,事关每一位村民的日常生活,如何让村民从反对到支持、再从支持到积极参与?只要真正从村民的利益出发、让村民切实有获得感,再困难的事也会变得不困难。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