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但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考验着基层干部的能力与智慧
第一次走过澜沧江上一座窄窄的铁索桥时,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耳边大风呼啸而过,脚下江水汹涌奔腾。走在上面,大桥来回摇摆,让人心惊胆战。
“这是木许乡通向外界的唯一道路,乡里的孩子们到隔壁镇上中学都要经过这座桥。”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木许乡党委书记陈凯峰指着大桥,眼神里有些无奈。
木许山河环抱,居民分散,交通闭塞,这座桥就是一个缩影。陈凯峰说,乡里人口不多,村民日常生活走走山路倒也习惯,主要是苦了孩子们。木许没有中学,大点的孩子往往要步行或者搭车到隔壁镇上学。幼儿园没有宿舍,家长们日常往返几十公里山路接送孩子也是常事。
“为什么不修柏油路,建水泥桥呢?”我心生疑问。陈凯峰叹着气回道,当初乡里想过修路、修桥、盖学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木许人口分散、经济不发达,即便争取到资金,建成后也难以充分利用,无形中造成另一种资源浪费。
他的困惑并非孤例。在边远山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仍是乡村发展的短板,是不惜代价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还是尽可能调动有限资源,试试以巧劲解难题,是基层干部经常要回答的一道选择题。
既然改造道路桥梁、新建学校有困难,那能不能先配上校车?在市里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一辆大巴很快投入使用。每逢周末,校车从隔壁镇接回孩子,再把他们挨家挨户送到家。比起家长接送,省时高效,安全也有保障。
校车的成功让陈凯峰看到了希望,在欠缺外部资源的条件下,内部挖潜也能另辟蹊径,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乡里的幼儿园没有专业的保育员,孩子们的生活没人照顾,何不搞个村民互助组,让家长们轮流排班照顾孩子?陈凯峰的倡议得到村民响应,很快,“临时保育员”制度运转起来。就这样,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解决了。
走出木许的学子们都说,澜沧江上的桥只容得下一辆车通过,但乡里搭起的“教育桥”正越来越宽。
陈凯峰时常感慨,如今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但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考验着基层干部的能力与智慧。基层资源有限,而民生问题事关千家万户,又不能不解决。
如何化解这样的矛盾?不能一味等靠要,多开动脑筋,因地制宜,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哪怕只是一点一滴的改变,都是对群众利益的最好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