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村一年半,张继梁这个“80后”瘦了40多斤,皮肤也变得黑黝黝的。而他所在的山东省成武县汶上集镇牛张楼村,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无村班子、无办公场所、无村集体收入”的省定贫困村。全村整体脱贫,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青少年宫、新民广场等设施,改造危房近2000平方米,新修道路3600米,村集体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
这些变化,都要从山东省教育厅青年干部张继梁2018年2月7日来到这里说起。当时,山东省委组织部首批遴选了50位省直机关干部,下派到省定贫困村任职村党支部书记,任期最少两年,直到完成“村‘两委’班子健全、集体收入来源稳定、村庄稳定脱贫”等任务为止。
“张书记是俺家的大恩人。”村民周乐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患有慢性病,无力承担危房改造自筹资金部分,张继梁了解情况后,多方筹措资金为其改造60平方米的危房。
类似的扶危济困故事,张继梁进村后不知干了多少。在他的努力下,全村77户贫困户已于2018年底整体脱贫。“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增收、股金分红、保障托底等措施,全村都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然而,要根治这片土地上的贫困,不能仅满足于‘收入上达了标’。”张继梁说。
在张继梁主导下,一份基础教育整体提升计划和一份为贫困家庭量身定制的“教育扶贫方案”,在牛张楼村开展实施。
张继梁经过多方筹款,推进建设了牛张楼村幼儿园和乡村青少年宫。在张继梁的帮扶方案中,有针对贫困户子女上学方面的学费减免、助学金补贴等内容,有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和成绩制定的成长计划,还有针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培训提升方案。“贫困户有了一技之长,孩子能够接受优质教育,就有了彻底改变家庭面貌的可能,这才是摆脱贫困的长久之计。”张继梁说。
在大伙儿最看重的产业扶贫举措上,张继梁很谨慎,理出了“三步走”的思路:首先,保障扶贫资金的预期收益,让村集体有稳定收入,有干事创业、扶贫扶弱的能力;其次,对准备选定的扶贫项目,先派本村村民过去学习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等;最后,在“控制规模、成立组织、对接市场”的基础上,把产业项目引进来。
在他的努力下,牛张楼村将首批产业帮扶资金投向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保证村集体每年有8万-10万元的运转经费。2019年,第二批60万元资金,由镇政府整合投入到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由寿光一家公司统一运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仅提供保底10%的年度分红,还鼓励农户承包大棚,从事种植生产,产量达标后就有分红,产量越多,分红比例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