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帮带手记】将村官锻造成“抢手型人才”
2017-03-22 15:51: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陈德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党委书记 陈德

 

  “我们村太需要大学生村官了!”自从我到福成镇工作以来,个别没有大学生村官配备的村书记一见到我,总会提出期盼大学生村官的愿望。这是因为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发挥的作用,干部群众有目共睹。

  作为镇党委书记,我是帮带大学生村官的第一责任人。几年来,我坚持做到政治上引路、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严格,着力将他们锻造成基层干事创业的“抢手型人才”。

 

  解决工作生活后顾之忧

  我镇现有大学生村官11名,大部分来自市(县)区,初来乍到时,他们大多不太适应农村环境,思想不稳定,顾虑较多。为此,我从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首先,做好思想工作。组织带领镇党委班子成员通过包村挂钩结对帮联形式,定期不定期下村,逐一与大学生村官面对面交流,引导他们调整心态、转变角色、坚定信心。其次,生活上照顾。对靠近圩镇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统一安排在镇政府食宿。对不便在镇政府食宿的,由镇包村领导和所在村干部妥善解决食宿等问题。第三,提供收入保障。千方百计克服经费困难,每月按时补贴一定的生活费用。

  花铺村大学生村官庞洵与我镇组织干事陈玉娟在工作中产生了感情,但双方都不便表白。知情后,我和组织室的同志支持他们大方交往。面对这份姻缘,陈玉娟由衷感慨:“感谢组织关怀!”

 

  创新培养管理路径

  为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工作能力,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加强教育培训。一是建立“3+1”结对帮扶机制,即:镇党委班子成员、工作组长、村党组织书记同时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二是强化业务培训,通过对基层组织建设、农村法律法规、矛盾纠纷调解、村务党务等内容的培训指导,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三是规范管理,通过村官互评、村级评议和座谈了解等途径,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村官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确保在岗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大学生村官唐铭、郑新远当初到村时,只是做打打字等简单活儿,经常坐“冷板凳”。经过镇村干部一段时间帮带后,现在每天忙碌于脱贫攻坚、清洁乡村、纠纷调解等各项重点工作中,成了村两委的左膀右臂。

 

  搭建干事创业“舞台”

  镇党委创新机制,为大学生村官搭建成长成才“大舞台”。一是结合村“两委”换届,把他们充实到村“两委”班子。目前已有2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两委”,5名被确定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二是实行“两级锻炼”。每名大学生村官除了干好村务外,还根据各自的爱好特长,提供相应的岗位,给任务、压担子,进行多岗历练。三是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报考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去年有1名成为国家公务员,3名成为事业单位干部。

  大学生村官是基层干部队伍里的新鲜血液,是基层工作的生力军。我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宝贵人才看待,让他们快乐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成长成才厚植沃土。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