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陇县天成镇铁塬村:激发村庄活力如何“挠在痒处”
2020-12-18 15:3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贾玉龙 戚东辉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寒冬时节,关山脚下,蒲峪河畔,初雪过后的一天早晨,走进陕西省陇县天成镇铁塬村普裕花田农业综合体,只见黄菊与白雪相映成趣,温室中的草莓秧已长出新叶。村党支部书记陈全德正在温室里忙碌,他高兴地说,“综合体建成后,村里的环境好了,来玩的游客多了,咱们村更有活力了。”

  铁塬村的活力是怎么被激发出来的?我们实地寻找答案。

铁塬村背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关山草原

  优势产业告别“小打小敲”

  2017年,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员工郑志强受组织委派到铁塬村担任第一书记。想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大展拳脚的他,遇到的第一个“绊脚石”就是村里产业零散,村干部想发展但没有方向。

  郑志强和陈全德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转了起来,既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又听想法、谋思路。一个多月下来收获不小,郑志强的民情日记就写了大半本,日记里出现最多的就是“蜂蜜”二字。

  原来,铁塬村在国家AAAA级风景区关山草原境内,山清水秀、植被茂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生活的多数村民都有用木头做蜂箱养蜂酿蜜的技术。每到夏秋季节,土法酿制的蜂蜜总会被进山的游人抢购一空,但是这样的养蜂方法规模小、产量少,收入只能贴补日常家用,“小打小敲”难以走上共同富裕路。

  郑志强看中了养蜂的巨大潜力,在他的协调下,中蜂养殖成了村子产业发展的重点谋划项目。那段时间,村委会经常整夜灯火通明,郑志强向自己所在单位申请了扶贫资金,铁塬村城源中蜂养殖合作社很快办起来了。

  “700箱中蜂从外地拉回来的时候正赶上夏收,村里的劳力都在抢收麦子,根本招不来人照看蜜蜂,我一看急了,就把家里养的肉牛扔给媳妇照管,自己卷上被子住进了野外临时搭的窝棚照看蜜蜂,一到晚上常有蛇围着帐篷打转转,头皮直发麻。”回想起3年前的那段经历,村党支部副书记方得成十分感慨。

  “创业过程虽然艰辛,但我们的‘秦都牌’百花蜜一上市就大受欢迎,大家的致富信心增强了,都愿意跟着集体干,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郑志强回忆起创业打响的第一炮,很有成就感。

  如今,铁塬村建成了3个中蜂养殖合作社,2020年蜂蜜产量有望达7000余斤,村级集体经济预计收入70万元。

  承诺践诺赋能党员干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每周一,铁塬村的党员干部总会举起右拳,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以此提振精气神,斗志昂扬地面对每周工作。

  村党支部建立了个性化奋斗目标工作台账,每名党员在年初都要立足实际,向群众承诺办事服务项目,每年至少办成一件惠及民生的实事好事,并将践诺情况与民主评议星级党员挂钩。

  让群众脱贫致富是村干部最大的心愿。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奋斗目标锁定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上面。村书记陈全德指导群众发展香菇大棚,副书记方得成带领大伙发展中蜂养殖……不到3年时间,村里形成了中蜂、奶山羊、旅游、香菇等10大产业集群,呈现出板块化推进、立体化发展的格局,年人均收入跃升到万元以上。

  “重温入党誓词、建立个性化奋斗目标,不仅让我们坚定了自己的初心,群众也对我们更加信任,承诺践诺更是让党支部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陈全德自豪地说。

  随着村集体产业的迅速推进,村干部的干事能力受到挑战。为此,郑志强为村干部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分批带他们“走出去”。

  “2018年5月,郑书记带我们到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接受培训,那次培训大家在精神上受到洗礼,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驻村工作队员赵林虎说。

  这几年,铁塬村的干部还集体赴井冈山干部培训学院参加了“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村里的后备力量报名参加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历提升班,服务群众、引领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菜单式帮扶”圆了富裕梦

  “以前我四处打工,除了供孩子上学和家里日常开销外,一年存不下几个钱。现在我发展了奶山羊养殖、繁育细鳞鲑,年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村民杨兴(化名)笑呵呵地说。

  铁塬村通过“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精准对接贫困户需求,让群众自主“点菜”并给予指导帮扶,极大地提升了贫困群众脱贫的精准度。

  2017年,杨兴的父亲去世,在外务工的他只得回家照看孩子和年迈的母亲。但回家干什么?面对家里大大小小几张嘴,杨兴愁肠百结。驻村工作队主动上门,鼓励他发展养殖业,钻研父亲留下来的细鳞鲑繁殖技术。杨兴从10多头羊养起,如今已有上百只的规模,而繁育细鳞鲑,让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冷水鱼养殖“能人”。

  为了利用景区资源,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经过讨论,动员200余户群众流转土地300亩,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普裕花田农业综合体,栽植葡萄、草莓、樱桃和油桃供游客观赏采摘,并鼓励村民到普裕农业专业合作社打工。

  “我把土地流转出来后在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老人小孩,还有土地分红,一天还有70元的务工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村民闫陇萍笑着说。在铁塬村,像她这样就近务工的村民有50多人。

  产业发展路子越走越宽,村干部的干事本领越来越强。即将正式运营的饮用水包装项目预计可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为铁塬村留下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