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三好”机制兴村富民
2019-03-22 15:53:00  来源:zuzhirenshi.com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层白云一层天;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得茶满园……”踏着熹微晨光,十几名穿着仡佬族服装的农村妇女,在贵州铜仁市石阡县大屯村茶园里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一张张笑脸,映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感。

  近年来,铜仁市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出发,探索建设好基层组织、发展好主导产业、联结好群众利益“三好”机制,培育壮大集体产业。目前,全市90.3%的村集体经济积累均超过5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积累超百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双超村”有26个。

  选准人、找对路,建好党支部

  “吃饭靠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挣点零花钱”,十几年前,大屯村还是个穷乡村,村里没有经济作物。

  在浙江打工多年的周绍军,看到那里的老百姓靠种茶过上了好日子,他的心思也跟着活了起来:“我们大屯村海拔高、云雾深,又有很多古茶树,为什么浙江的茶能成为产业,我们却不能?”

  2001年大屯村“两委”换届,周绍军毛遂自荐,向村民们说起了发展茶产业致富的想法。老支书积极支持,在支部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说:“绍军这娃晓得争气,脑子灵活,懂得感恩,我们就缺这样的人啊。”

  当上村主任后,周绍军没有辜负老支书的期望。他带着村班子自费到杭州考察,坚定发展茶叶的信心。回来后,他动员村民种植茶叶,可响应者并不多,还纷纷说:“粮食可以吃,苞谷可以喂牲畜,种茶要是卖不出去,日子可不好过了哩!”

  没有人干,村干部就带头先干。周绍军和4名村干部亲自上阵,搬石块、平土地,硬是把杂草丛生、高低不平、遍地石块的山坡开辟出来,建成了400亩茶叶种植基地。期间,他不断往返县农工局、科技局等单位,邀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请来茶叶种植能手驻村指导……

  茶叶慢慢赚了钱,村民们看到了希望,跟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周绍军和村里党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经过多年的辛勤付出,如今大屯村已有茶园2230亩,人均年收入达到近万元。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铜仁市按照“抓党建重在抓支部、抓支部首在抓书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通过常态化选优配强、多元化培训提能、制度化履职管理、人本化激励关怀、持续化投入保障等措施,优化结构、提升能力、激发热情,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大胆干、勇敢闯,壮大主产业

  “在花卉基地里干活不仅开心,一天还能拿80元的工资,想不到一把年纪了还成了‘上班族’,高兴!”在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姹紫嫣红的花卉基地里,今年61岁的李红香不停地穿梭在这片花海里浇水剪枝。

  走进老麻塘村,青石板道与虬枝峥嵘的古树交相辉映,碧绿滴翠的峰林与错落有致的农房遥相呼应,田园之美尽收眼底。可是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个二类贫困村,有精准扶贫户62户201人。

  为改变贫困现状,村支“两委”几经摸索,决定利用离铜仁主城区近的区位优势,流转2000亩土地,打造老麻塘村农旅一体化集体经济项目,发展乡村旅游。

  “自从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来我们村的客人就越来越多。”如今,老麻塘村月月有花看、季季有果摘、处处是美景,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体验健康生态之旅。

  老麻塘村发展主导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只是碧江区的一个缩影。为做好产业发展,铜仁市围绕重点种植区、重点乡镇、重点龙头组织、重点品种抓好产业基地布局和目标任务落实,采取以“资源开发型、盘活存量型、异地发展型、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市场经营型、旅游引领型”八型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经营体系,推动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集体钱、户户享,人人变“老板”

  去年,万山区敖寨乡“622”分配模式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着实让全国农业劳模、万山区中华山村党支部书记毛照新既高兴又自豪。

  中华山村自2015年初被列为万山区精准扶贫示范点以来,整合财政、扶贫等多方资金,选准门槛低、见效快的食用菌、蔬菜等大棚种植,创造性地提出“622”分配模式,即将纯利润的60%用于贫困户、2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20%用于合作社管理人员奖励。

  仅仅两年时间,昔日的“空壳村”集体经济资产就突破了300余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5000多元增加到了7300多元。

  “土地流转明码标价,每亩每年800元,每个贫困户负责管理的片区产量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年底分红。”毛照新说,“622”模式使“经理团队”的村干部报酬从原来的每月800元增加到了每月2600元,激励机制不仅增加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农户学习技术和参与生产的主动性。

  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也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选择地域相邻、功能互补、产业聚集的长征村、边墙村、官舟村、聚宝村建立长征油茶产业园“片区党总支”,实现规划共谋、产业共建、园区共管、利益共享。园区种植油茶12000亩、精品水果3020亩,年务工3200余人次,劳务费200多万元。同时,建立“合作社+贫困户”“股金社+贫困户”“供销联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350余户1400多人受益,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按照“村社合一”的要求,铜仁市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形成的资产转交村集体持有、管护和折股量化为村集体和群众持有的股份,将股权量化到户,实行“6.5%的固定分红+经营收益分红”模式,形成村集体、贫困群众与专业大户、其他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三方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集体组织成员和贫困户长期分享资产收益的利益格局。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