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
村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阵地,如何建好管好用好,关乎党的执政根基。
市委多次提出,要把活动场所建起来,把为群众办事的服务中心建起来,切实建好管好用好,使之成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我市不仅将村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纳入20项民心工程,还纳入区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承诺,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村除95个拆迁村外,其余3443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实现面积达标;全市城市社区除26个拆迁片社区外,其余170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
主官主抓把责任贯通到底
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政治工程、主官工程。
各区坚持“主官上”,普遍成立领导小组或专项工作组,建立联系包保、定期例会、工作通报等制度,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区委书记直接调度指挥,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实地调研分析,现场拍板协调解决问题,形成了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滨海新区多次召开片区推动会,10个调研组走遍所有村和社区,实地推动督办,把责任贯通到底,督促提速提质。和平区逐个社区研究分析,去年6月底在全市率先完成达标任务。北辰区17名区级领导同志先后百余次深入村和社区实地督导推动,与基层一起想办法、抓落实。蓟州区委常委会专题审议改造提升方案,研究解决土地、资金等难点问题。
挂图作战卡死后门逐个销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好这一仗,策略必须精准,方法更应得当。
各区不仅进行了资源“大起底”,“拉网式”核查,还建立工作台账,“一村(居)一策”制定改造提升方案,卡死后门,倒排工期,逐个销号,确保达标建设扎实推进。河东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库存房源、配套用房“三本账”,协调匹配房源,加快改造提升。河西区按照面积达标、改造达标、规范使用三个层次细化分析各社区的情况,逐个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完成一个、入住一个。武清区对标“十个有”要求,坚持场所外观、建设流程、内部设计“三个规范统一”,标准化推动实施。静海区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制定“建、改、扩”三套方案,确保“村村有楼、村村规范”。
齐心协力上下联动破解攻坚难题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放眼津城,处处都是“主战场”。
市委组织部坚决落实市委部署要求,会同市民政局等部门定期统筹调度,部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利用周末时间暗访调研,先后深入70个村和社区实地查看改造提升情况,传导责任、加压加力推动。各区普遍建立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组织、民政、财政、规划、住建等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动问题解决。南开区对新建和装修项目开展联合审查审批,对部分建设项目实行“以函代证”,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津南区组织有关部门合力协调攻坚,简化工作流程,帮助街道及时解决困难,促进各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使用。宝坻区下拨3.44亿元财政资金,并从区管党费划拨专项经费,确保建设资金有保障。宁河区整合市区两级项目补贴资金和专项资金投入场所建设,设立资金专账,保证资金及时到位、规范使用。
建管用结合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
统一标识牌子、设立党员活动室、退役军人服务站、文体活动室……显著的标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便利的服务,让党员群众人人想去爱去。
各区在抓好改造提升的同时,坚持以群众需求、基层需要为导向,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优化阵地功能布局,提升阵地综合承载能力。河北区制作标准化建设手册,建立健全使用管理制度,张贴公示服务信息,确保建得好、用得实。红桥区紧盯“一老一小”,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等特色场所,满足民生需求。东丽区将残疾证、老年证、低保、就业、户籍等23项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权限下沉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群众办事不出社区。西青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做到“一个大厅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打造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推进“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在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化建设、服务事项规范化建设、引领基层治理制度化建设、基层治理队伍体制化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团结服务群众的政治中心、便民中心,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在基层全覆盖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