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穿上“文化衣” 果农鼓起“钱袋子”
2020-04-24 10:3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浙江省云和县元和街道党工委书记 周世福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丰收季,游人享受雪梨采摘乐。 汪丽芳供图

  我出身于云和县崇头镇,老家素有种植老梨的习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儿时家乡最美的风景。2018年12月,我有幸转任元和街道党工委书记,与云和雪梨结缘。

  元和街道是云和雪梨的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地,最大的种植基地就在梨庄行政村下属的苏坑自然村。这两年,苏坑村的农户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于是,到岗后我就开始思考如何转化生态价值,如何依托“小福果”实现“大民生”。带着这个问题,我带领全体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到苏坑村开展专题走访。

  “真心希望我们的道路能够再宽一点。”这是走访中听到较多的一个建议。苏坑村原有道路仅3.5米宽,每到梨花开放时节,来赏花的游客经常堵车,雪梨丰收的时候运输也不畅,这已成为制约雪梨产业发展的痛点。我第一时间与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接,争取了苏坑村道路拓宽项目。如今道路拓宽了将近一倍,道路宽敞了,人心也顺畅了。

  基础设施提升了,来赏花的游客越来越多,如何让美丽的自然风景“转化”为农民口袋里的票子呢?我牵头组建了工作专班,鼓励农户扩大种植面积。扩种需要资金,难题又来了。苏坑村的大多数农户有技术,但年龄偏大、无资金、无固定资产,贷款成为难题。我想起了县里推出的“党员先锋贷”,不需要抵押,凭党员身份就可以贷款创业。我决定试一试。

  我咨询县里相关部门,并牵线村镇银行党总支联合苏坑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现场,村书记蓝益聪和20余名党员带头办理了100余万元贷款。2019年,凭借“党员先锋贷”资金,全村雪梨种植面积扩大10余亩,村集体收入达到40余万元。

  品质是农产品的灵魂。如何提升雪梨品质,我想到了“云和师傅”。“云和师傅”是浙江省唯一的以人名命名的劳务品牌,他们农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踏实肯干。我积极倡导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师傅助力的工作机制,发动蓝益聪、雷宗明、蓝小建等一批种植大户以及“云和师傅”与种梨农户开展“1+1”产业帮扶项目。村主任雷宗明是云和雪梨协会会长、云和雪梨产业农合联理事长、乡村振兴“最美农民”,他有着20多年的种植经验,手把手教周边梨农雪梨种植、梨园管理和深加工等技术。

  要提升云和雪梨的美誉度和竞争力,单靠品质是不够的,还得借点文化的巧劲。

  我牵头组织对雪梨种植历史、种植技术和雪梨文化等开展多方位研究,更新产品包装、举办梨花节、传扬雪梨文化,为产业振兴注入“文化之魂”。2019年,我们先后举办了“梨花微雨”摄影采风节、农民丰收节暨云和雪梨采摘节,吸引了上千名游客。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坚持“红色党建+绿色产业”的“红+绿”融合发展路子,在农民丰收节上专门设置低收入农户雪梨销售区,并带领街道机关党员为低收入农户搬运雪梨、现场吆喝,当日累计为村里9户低收入农户售出2000多斤雪梨,为他们增收2.5万元。一位农民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街道的服务真是太好了!”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原本安静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村里的老人坐在家门口卖起了雪梨干、雪梨酒、雪梨膏等深加工产品,“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了!”看到老人眉开眼笑,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不禁感慨:“云和雪梨不仅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更是鼓起了乡村振兴的底气!”

  此外,我借力浙建集团与梨庄村结对的契机,实施“一对一”订单式农业服务项目,销出云和雪梨、小香薯等农产品1000余份,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累计20余万元。

  目前,全村雪梨年产量达到1400吨,产值达700万元。梨庄村的梨园更是被评为浙江省100个“最美田园”之一,也是云和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少数民族村产业园。村内80%的村民不仅摘掉低收入的“帽子”,更是盖上了新房,村庄面貌也焕然一新。如今,“金果圆硕似胖娃,自在风中荡悠悠”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责编:车婧